《表1 关于“经常受到家人的打骂, 你会怎么做”》

《表1 关于“经常受到家人的打骂, 你会怎么做”》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未成年被害人向犯罪人转换的原因及其控制对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以家庭暴力为例,一方面来自家庭结构问题的冲突,直接针对未成年人进行打骂、虐待;另一方面来自婚姻关系的破裂、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无论哪一种暴力行为,都对未成年被害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创伤,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潜意识的复制,加剧了不良行为的产生抑或报复心理的升级。中国传统观念下“棍棒出孝子”的教育思想深深地根植于部分家长的思想中,我国未成年人在家庭中遭受的暴力虐待较为严重。但是虐待罪在实务中的适用比例并不高,一方面,由于虐待罪是亲告罪,只有在被虐待者受强制、威吓等无法起诉的情况下,人民检察院或近亲属才可以起诉或控告,以及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情况下,才不适用“告诉才处理”规定。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行为尚未达到虐待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或已达标准但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此虐待罪的隐蔽性较强,犯罪暗数较大。因而未成年被害人如果长期受到来自家庭成员的侵害,便会将“默默忍受”潜移默化为一种习惯而逐渐将内心封闭起来(参见表1),这种恶性循环只会让受到家庭暴力的未成年被害人的身心向着消极的方向发展,为后期转换为犯罪人埋下一颗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