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 2008~2017年中国实体经济上市公司层面投资者风险承担水平的颠倒性错判情况统计》

《表1 1 2008~2017年中国实体经济上市公司层面投资者风险承担水平的颠倒性错判情况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实体经济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真实水平透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水平不高的症结何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要考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首先需对实体经济的范围做出界定。黄群慧(2017)提出了关于实体经济分类的分层框架,将实体经济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实体经济是制造业,是最狭义的实体经济;第二个层次的实体经济包括制造业、农业、建筑业和除制造业以外的其他工业,是一般意义或者传统意义上的实体经济;第三个层次的实体经济包括第二层次的实体经济、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除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外的其他所有服务业,是最广义的实体经济。我们认为:虽然在我国经济中房地产越来越呈现出金融衍生品的特征,但是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人及房地产中介层面,而在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层面表现得并不突出。同时,房地产作为资金高度密集型的行业,不仅与制造业、服务业一样需要金融的服务和支持,而且其对金融资本的依赖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对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影响十分重大。因此,本文将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也视为实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即将除金融类上市公司之外的其他所有行业的上市公司都纳入实体经济的考察范围。具体来说,在中国境内上市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2008~2017年的数据样本中,剔除个别数据不全的样本,共获得24148个样本。各年度、分行业(参照证监会2012年公布的行业分类标准对其进行行业分类)样本分布状况详见表1。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及中国资金管理智库数据平台(http://cmttc.ouc.edu.cn/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