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知识生产“模式1”与“模式2”的特征比较》

《表1 知识生产“模式1”与“模式2”的特征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知识生产模式转变背景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创新思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Hessels Laurens k,Laurens K,Lente Harrovan.Re-thinking New Knowledge Production: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 Re-search Agenda[J].Research Policy,2008(4).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科技引领社会、科技创新改变社会等理念的日益凸显,大学与国家、社会联系更加密切,大学知识创新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大学的社会职能已经从知识拓展和智力训练,向创造经济财富的职能发展。大学也由学科型组织转为应用诉求导向的服务型组织”[6]。在此背景下,知识生产“模式2”理论初步形成并在社会得到逐步确立。与“模式1”相比,“模式2”在知识生产的价值取向、需求、情景、组织及评价等方面发生明显变化(见表1)。1994年,迈克尔·吉本斯等学者在《知识的新生产: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著作中首次提出知识生产“模式2”的概念。“模式2”理论强调,知识生产以应用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基础,具有跨学科性、应用情景、知识生产参与者多样化和异质性、知识生产组织形式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社会责任性等特征[7]。知识生产的主体具有多样性,不仅局限于大学,而是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紧密连接的结果。在“三重螺旋”中,大学扮演着知识生产角色,产业部门则利用知识,而政府则是提供知识生产和利用的设施及制度环境保障。此外,“模式2”尤其强调知识生产的“跨学科性”。跨学科并非等同多学科,跨学科强调学科内、学科与学科间的合作、交流、沟通和协调,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