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知识生产模式I与模式Ⅱ的区别》

《表1 知识生产模式I与模式Ⅱ的区别》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时代背景下设置翻译博士专业学位的构想》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生产指以生产知识这种特殊产品为使命的社会劳动,吉本斯等(Gibbons et al,1994)将其分为两种模式———知识生产模式I和知识生产模式II。知识生产模式I是以大学和学科为中心的传统知识生产模式,知识生产往往囿于单一学科领域,在纯粹学术共同体环境中完成,主要关注纯粹科学,忽略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缺乏跨学科或学术环境之外的知识与技能,如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其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同行评价来进行。在知识生产模式II中,知识生产主体走向多元化,学术共同体、行业专家、一线工作者等不同背景、不同学科的各类主体都在承担知识生产任务,知识生产在跨学科的应用情境中产生,知识评价呈现多维标准,既有同行评价,也有市场竞争力、社会接受程度等因素。在知识生产模式II中,知识的生产方式源于实际问题,知识生产场所呈现“社会弥漫性”特质,社会各利益方,如企业的实验室、政府部门、智囊团和咨询机构,出于自身的实际需求共同参与知识生产。在知识生产模式I中,知识同质化特质导致学科与学科之间形成壁垒,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隔阂也日益加深,无法满足社会和市场对知识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移的现实需求,因此以应用研究、跨学科研究为基础的知识生产模式II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根据已有文献整理,两种知识生产模式主要区别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