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技术进步与性别工资差异:分组回归》

《表4 技术进步与性别工资差异:分组回归》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技术进步、研发投入与性别工资差距——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为省份-年份聚类标准差;***、**、*分别代表p<0.01、p<0.05、p<0.1;所有回归均控制了个人特征变量、职业、行业、单位性质虚拟变量和省份-年份固定效应。

表4的模型(1)考察了技术进步对不同受教育程度男性和女性工资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下时,技术进步对女性工资的影响显著大于男性,即技术进步有利于缩小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男性与女性间的工资差异,但技术进步对大专及以上男性和女性的工资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力所从事的工作相对于受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来说需要更多的体力技能,而技术进步主要是降低了对体力技能的需求,因此对受教育程度低的女性更为有利。模型(2)考察了技术进步对不同职业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所有职业,技术进步都有利于缩小性别工资差距。从系数来看,技术进步对职业技能水平最低组的影响大于其他组,这与模型(1)得到的结果一致,因为职业技能水平低的劳动力往往也是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力。模型(3)报告了行业分组的结果,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有利于缩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性别工资差距,并且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更大,原因在于第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需要更多地运用认知技能,而女性在认知技能上是具有比较优势的。模型(4)考察了技术进步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男性和女性工资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有利于缩小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性别工资差异,但对外资企业男性和女性工资的影响没有显著的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在外资企业就业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而根据模型(1)的结果可知,技术进步对高等教育组的性别工资差距没有显著的影响。模型(5)给出了技术进步对男性和女性工资影响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技术进步对女性工资的影响显著大于男性,而在中部地区,技术进步对男性和女性工资的影响没有显著的差异,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技术进步对性别工资差距的负向影响也仅在10%的水平下显著。技术进步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之所以存在区域性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区域在产业结构、科技进步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于中西部地区,并且也是各项技术最为发达和成熟的地区,根据行业分组回归结果可知,技术进步对缩小第三产业的性别工资差距作用更大,因此也将显著缩小东部地区的性别工资差距。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度弱于东部地区,技术进步尽管有助于缩小性别工资差距,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