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讨论基因编辑等技术应用的法律和伦理规范是否影响你以往的认知(多选)》

《表5 讨论基因编辑等技术应用的法律和伦理规范是否影响你以往的认知(多选)》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动物繁殖学引入思政教育探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配子与胚胎生物部分介绍科学技术运用的法律和伦理规范,结合本部分与辅助生殖技术、干细胞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向学生介绍相关法律和行业规范。结合热点事件,讨论转基因基因编辑动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相关法律规范和背后的原因,回顾贺建奎基因编辑人类胚胎事件的整个过程,分析其在技术上的不足、法律上的限制、潜在的危险和对社会伦理的冲击,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基因编辑技术使用的界限。首先,基因编辑不是阻断HIV垂直传播的必要手段,这些胚胎是健康的,母婴阻断完全能使胎儿免受HIV病毒感染,没有做基因编辑的必要。其次,科学上尚不能完全解析HIV病毒的受体蛋白CCR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这个基因的缺失在小鼠上有一系列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的表型,基因编辑可能引起相关的疾病。第三,贺建奎所采用的基因编辑工具会有脱靶效应,产生基因变异,而且大规模的染色体变异还不容易被目前的测序技术发现,会给基因编辑婴儿带来巨大的健康风险。同时需要向学生强调,目前以体细胞的编辑用以治疗疾病在伦理上是允许的,但是生殖细胞的编辑以及生殖细胞再发育成成体是基因编辑应用的红线,绝对不能逾越。人的胚胎体外培养不能超过14 d,更不能进行胚胎移植。此外,通过体细胞基因编辑来治疗疾病是允许的,但是通过基因编辑获得增强的机体能力是不允许的。邀请学生讨论他们认为基因编辑用于人可能带来的挑战,技术的运用对社会的影响,启发学生思考;课后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和书籍并撰写相关讨论文章,熟悉有关生殖医学和生物技术应用有关的法律规范、行业准则和伦理规定,在学生内心树立规则意识。在调查问卷(结果见表4、表5)中,学生普遍认为基因编辑人类胚胎是极具争议的话题。通过课题介绍和讨论,使得他们了解了更多相关知识和规则,启发他们主动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