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行政化与超行政化的特征比较》

《表3 行政化与超行政化的特征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编制资源的治理取向:一个试点悖论的视角——基于市县机构案例的追踪比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因此,不管是收放调模式的公共职能社会化,还是周转池模式的公共职位市场化,其实都可基于编制资源效能“在于使用而非所有”,超越单一行政性机制,吸纳或融合政治性、社会性、技术性、法律性乃至经济性因素而形成超行政化机制。相对于行政化的组织“惯习思维”,超行政化强调的是以开放性安排促进试点体制的不断变革,而不同于行政化的政策“跟风效应”,超行政化主张以创造性学习推动试点政策的真正落实,也不同于行政化的行为“阻滞机理”,超行政化注重以非固化程式来实现试点行动的有效推进,见表3。同时,超行政化也不是去行政化,而是主张在行政化机制基础上充分调动多样性手段在编制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和作用。并且,由行政化到超行政化也是行政化管理向超行政化治理的转变,可以强化编制资源跨类、跨层、跨域流动甚至编内、编外共享,从而促进机构编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