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中和文化自信相关的高频词统计》

《表1《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中和文化自信相关的高频词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词频分析的毛泽东文化自信观及新时代的启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第三,民族自信。就是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和本民族的信心。在语料库中,和“民族”接近的词有“中国的”“民族的”“中华民族”,出现的频数分别是1135、239和119,三者相加之和为1493,这样就位于“经济”一词之后,而“中国的”是紧跟在“人民的”之后,因此,毛泽东文化自信观的实质之三是民族自信。中华民族的自信并非自我吹嘘,因为“中国的强国历史,确立了中国人的自信心。”[14]而且这种自信心伴随没有断裂的中华文明传承下来。中国人在追求民族自信上,“要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6]43,绝不能学《法门寺》中的贾桂。《荷马史诗》中的荷马在塑造古希腊民族精神的同时也将希腊人的民族自信心更好地描绘出来;而中华民族和正在复兴的中华文化,“就其精神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9]1516诚然,民族自信不是盲目地自信,是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自信,“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4]1012近代的中华民族恰恰是在一次次民族斗争中从沉睡走向觉醒,从觉醒迈向胜利。在表1中,“自信”一词仅出现16次,而“自觉”一词出现次数高达99次,足以说明,民族要自信,首先要自觉,这也是被中国近代史无数次证明了的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