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相对指标的实证结果》

《表7 相对指标的实证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财政转移支付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国定扶贫县的实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本表为各类转移支付回归结果的组合表。

在表7中,本文选取4个相对指标进行分析,分别为人均GDP占全国人均GDP的比重、人均财政收入占全国人均财政收入的比重、农村人均用电量占全国农村人均用电量的比重以及农村户均机械总动力占全国农村户均机械总动力的比重。本文认为,目前绝对贫困已经向相对贫困转变,衡量贫困地区的发展,不能仅仅从绝对指标进行考量,还需要从相对指标进行考察,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从回归结果来看,虽然人均净转移支付以及各类转移支付都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提升了相应比重,但人均净转移支付以及各类转移支付对人均GDP占比、人均财政收入占比以及农村人均用电量占比的影响都显著为负,这说明虽然财政转移支付改善了贫困地区这些变量的绝对水平,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国家虽然对贫困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但主要是“补短板”,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与东部等其他地区相比,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另一方面,国家虽然对贫困地区实施了很多优惠政策,但东部等其他地区也获得了大量的制度红利,如自贸区建设等,因而企业和人才纷纷“东南飞”,从而导致贫困地区相对更慢的发展速度,这必然造成相对贫困的存在。此外,一组数据也能说明这个问题,2001年至2010年,贫困地区的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国人均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由9.54%下降至9.02%,贫困地区的人均用电量占全国农村人均用电量的比重由22.48%下降至18.23%。不过,净转移支付以及其他各类转移支付对户均机械总动力占比的影响显著为正,这说明贫困地区的农村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一些贫困县甚至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2001年至2010年,贫困地区的户均农业机械总动力占全国户均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比重由72.85%上升至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