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甲壳素的种类:南极磷虾甲壳素研究进展》

《表1 甲壳素的种类:南极磷虾甲壳素研究进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南极磷虾甲壳素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甲壳素又称甲壳质、几丁质等,化学名称为β-(1→4)-2-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分子式为(C8H13NO5)n,分子量约为106左右,理论含氮量6.9%,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甲壳素是地球上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资源[6]。1811年法国科学家Braconno首次在霉菌中发现甲壳素的存在,1823年法国科学家Odier从昆虫翅膀中分离获得了相同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甲壳素(chitin)[7]。1859年,法国科学家Rouget将甲壳素与浓KOH溶液共煮,获得了壳聚糖;1878年,Ledderhose从甲壳素水解液中发现氨基葡萄糖和乙酸的存在,随后证明了甲壳素是由乙酰氨基葡萄糖缩聚而成[7]。1963年,Rudall根据X-衍射光谱结果证实了甲壳素存在α、β、γ3种晶型,主要是由于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的不同而形成[6]。α-甲壳素和β-甲壳素分别以反平行和平行的方式排列,γ-甲壳素是α-甲壳素和β-甲壳素的组合。在一定条件下,β-甲壳素和γ-甲壳素可转化为α-甲壳素。研究表明,甲壳素是一种无味无毒的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固体,在水、稀酸、稀碱以及一般有机溶剂中难以溶解[8?9]。由于甲壳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功能特性,已被应用于功能食品、化妆品、农业、医药、造纸工业、固定化支持和废水处理等领域;现有的甲壳素产品可以分为食品级和工业级2种(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