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绝对β收敛检验》

《表3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绝对β收敛检验》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分布动态、地区差异与收敛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和***分别代表在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括号内为标准误。

(2)β绝对收敛分析。由于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本文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存在绝对β收敛进行检验。由表3可知,全国整体以及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的β系数均为负,且均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在地理距离的影响下,不同区域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这意味着,在不考虑各地区经济、传统金融、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因素的情形下,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随着时间推移最终会收敛至同一稳态水平,这与上文理论分析的预期结果是一致的。此外,空间自回归系数ρ、γ在1%水平上均显著为正,表明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使得不同区域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差距在逐渐缩小。但是,就收敛速度而言,各区域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收敛速度有所不同,全国以及东、中和西部地区收敛速度分别为0.289、0.235、0.249、0.320,即西部地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收敛速度最快,中部地区农村次之,东部地区收敛速度最慢。这主要因为西部地区县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初始差距较大,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应用,数字金融获得快速发展,同时西部地区传统金融市场存在较多的金融空白,也为数字金融提供了发展空间,相比之下,东、中部地区农村初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距相对较小,收敛速度会偏低,这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收敛思想也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