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按措施类别分组估计结果》

《表4:按措施类别分组估计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金融危机后印度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代表1%的显著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在所有贸易保护措施中,非关税壁垒(未另做详细说明)尽管被实施次数最少,但产生冲击最大且高度显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项该类措施,使中国受影响行业出口下降56.59%。根据GTA数据统计发现,未另做详细说明的非关税壁垒主要针对中国金属和机械等行业产品,而该类产品中国对印度出口较多,由于更具隐蔽性和灵活性,因此其比关税等措施更能起到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公共采购和进口关税措施被实施次数不多,但对中国出口的负面效应亦较大。本地含量要求措施也对中国相关产品出口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GTA界定的本地含量要求措施涉及四个方面:本地采购、本地运营、本地劳动力、本地化激励措施,这四方面除本地劳动力要求外,其余均将减少相关生产和经营投入品的进口,有效保护国内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救助/国家援助、出口激励等措施均对中国相关产品出口造成显著负面冲击。贸易融资实施的频率较高,主要针对的是机械(84章和85章)行业,但并未对相关行业出口造成实质性影响,且在统计上不显著。出口税/限制措施的估计系数为负但不显著,原因可能在于该类措施的被实施次数较少,同时其主要影响15章、26章和51章产品,而这几类产品中国对印度月度出口额较少,许多月份出口额甚至为零,因此并未显著性地遭受该类措施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