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目前已报道的对SDHI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原真菌》

《表1 目前已报道的对SDHI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原真菌》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病原真菌对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抗性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尽管SDHIs对多种病原菌有很高的抑菌活性,但由于药剂作用于琥铂酸脱氢酶这个单一的位点,而且该靶标蛋白存在较高的变异性,因此,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Fungicides Resistance Action Committee,FRAC(https://www.frac.info/)]将SDHI类杀菌剂归为中等至高抗性风险药剂。从1970年报道了第一个对SDHI类药剂抗性的真菌突变体以来[5],随着SDHI类药剂的广泛应用,目前已经有20多种病菌对该类药剂产生抗性,其中16种病菌在田间已经对它们产生抗性(表1)。抗药水平及抗性频率因不同病菌-药剂组合而异。例如,SDHI类的啶酰菌胺2005年在我国登记防治多种作物的灰霉病。2012-2013年测定发现,湖北不同地区草莓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抗性频率在0~4.76%[6-7]。Zheng等人报道从山东葡萄上分离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产生了严重抗性,抗性菌株比例达100%[8]。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随着SDHI类药剂的广泛使用,我国灰霉病菌对该类药剂的抗性问题还会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