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行业与技术前沿差距对动态效应的条件影响表》

《9 行业与技术前沿差距对动态效应的条件影响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进口中间品质量、自主创新与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与本文相关的主要有以下三类文献:第一类从数量和质量双重维度出发研究进口中间品的经济效应,第二类研究创新行为的宏观效应和对企业异质性影响,最后一类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出发研究出口DVAR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第一类文献主要聚焦于进口中间品数量效应的微观分析,研究表明进口中间品数量和种类提升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是解释中国“出口奇迹”的重要因素(Bas and Strauss-Kahn,2015)。经验数据证实进口中间品显著提升了企业生产率(Halpern et al.,2015)。近年来,微观层面实证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热点之一是企业加成率,经验结果显示中国进口中间品企业呈现“低加成率之谜”,动态效应显示进口自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加成率,但是存在子样本异质性(诸竹君,2017)。从质量维度出发研究进口中间品的文献相对较少,前期研究探讨了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测算、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和其对企业生产率、研发行为的影响等(施炳展和曾祥菲,2015;郑亚莉等,2017;魏浩和林薛栋,2017)。第二类文献在宏观层面上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内生增长理论,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创新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Coe and Helpman,1995)。从微观层面研究创新对企业生产率影响的文献结论大相径庭,围绕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异质性影响得出了不同结论(Cassiman et al.,2010;Crowley and Mc Cann,2018)。总体上创新可能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促进出口(Antonietti and Cainelli,2011)。从需求弹性、质量升级和贸易自由化等视角出发,研究创新盈利效应的文献表明创新可显著增加企业利润和加成率(Cassiman and Vanormelingen,2013;诸竹君等,2017a)。第三类文献是国际贸易学在核算方面的最新进展,从宏观层面的测算发现中国整体出口增加值率相对较低(Koopman et al.,2012),但是存在不同所有制层面的异质性(Ma et al.,2015),以上文献主要通过投入产出表核算DVAR,另一支文献使用微观数据对DVAR进行了更为细致地测算(Kee and Tang,2016)。微观层面的测算均发现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相对较低DVAR的事实,通过FDI进入和进口替代等渠道获得动态提升(张杰等,2013;Kee and Tang,2016)。在提高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政策推动下,部分学者开始关注贸易壁垒、制造业服务化和上游垄断等因素对出口DVAR的影响,并提出了有益的政策建议(王孝松等,2017;李胜旗和毛其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