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海域统计学δ13C值存在差异的物种(‰)1》

《表3 不同海域统计学δ13C值存在差异的物种(‰)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天津大神堂海域人工鱼礁区食物网结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同行不同字母表示该物种在不同海域的δ13C值存在差异显著(P<0.05);2:长牡蛎的数据不满足单因素方差分析条件,故进行T检验

除海蜇虾(Latreutes anoplonyx)、(Liza haematocheila)、拉氏狼牙虎鱼(Odontamblyopus lacepedii)、钟馗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和尖嘴扁颌针鱼(Ablennes anastomella)因样本量较少无法进行统计分析外,对不同海域同一消费者的碳、氮同位素比值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对照区域毛蚶和菲律宾蛤仔的δ13C值显著低于礁区海域(P<0.05);长牡蛎在2012年和2014年礁区未捕获,经T检验,对照区域长牡蛎的δ13C值显著低于2010年礁区海域;其他渔获种类经统计分析,δ13C值未发现显著性差异(表3)。大部分渔获种类的δ15N值未发现统计学差异,但对照海域口虾蛄(Squilla orarotia)、隆线强蟹(Eucrate crenata)、日本关公蟹(D.japonica)、日本蟳(C.japonica)、斑尾刺鰕虎鱼(Synechogobius ommaturus)、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和中国花鲈的δ15N值显著低于部分年份礁区或全部年份礁区(P<0.05)(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