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分年龄组样本居住变动与就业变动协同性模型估计结果》

《表4 分年龄组样本居住变动与就业变动协同性模型估计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市更新过程中流动人口居住-就业变动的协同机制研究——以北京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分别表示变量在90%、95%、99%置信水平上显著。模型V和模型VI仅使用30岁未满样本,分别对应只发生居住变动和就业变动的样本;模型VII和模型VIII仅使用30岁及以上样本,分别对应只发生居住变动和就业变动的样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些流动人口为城市建设与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然而却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面临居住、就业不稳定的窘况。本文构建了城市更新过程中流动人口居住与就业协同变动的理论模型,以北京为例,使用大样本问卷调研数据,基于双层级双变量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地理空间单元特征与流动人口居住、就业变动及其协同性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流动人口的居住/就业变动概率远高于本地人口,城市更新对流动人口居住和就业的不稳定性影响更大;靠近城市中心地区居住的流动人口具有较高的居住和就业稳定性,在外围地区居住的流动人口其居住和就业稳定性相对较低。(2)在街道尺度上,流动人口发生就业变动概率的差异明显大于居住变动概率的差异;流动人口的居住变动行为与就业变动行为是相互作用的协同过程,单项变动极有可能引发双变动的调整。(3)居住在城中村数量较多的街道,流动人口发生迁居的概率更大。(4)青年流动人口的居住-就业变动协同性相比老一代更高,而且街道的居住不稳定性对青年流动人口的迁居行为影响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