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3种韧性概念对比: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韧性的科学认知及其研究域》

《表1 3种韧性概念对比: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韧性的科学认知及其研究域》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韧性的科学认知及其研究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资料来源于文献[26],有改动。

韧性最早来源于拉丁语“resilio”,即回复到原始状态[11]。16世纪左右,法语借鉴该词汇“résiler”,意为“撤回或者取消”,后逐渐演变为现代英语中的“resile”。19世纪20年代,伴随着西方工业的兴起,韧性概念被引入材料学研究以强调材料抵抗外力冲击而不断裂的能力[12]。20世纪50年代,西方心理学运用韧性概念来描述精神创伤之后的恢复情况[13]。20世纪70年代,为探究系统内部关系的持久性,加拿大生态学家Holling[14]将韧性概念引入系统生态学研究中,表征系统在遭受扰动后较快恢复到原有状态并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即工程韧性(engineering resilience)。20世纪80—90年代,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所带来的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变化等生态危机逐渐显现,韧性被广泛运用于生态系统稳定性[15]、灾害复原力[16]、灾害风险管理[17]和可持续发展[18]等研究,生态韧性(ecological resilience)应运而生,其主要强调自然界面临重大变化(如火灾、洪水、人类干扰)时生态系统结构的恢复性与稳定性。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对系统构成及变化机制探讨的深入,大量学者认识到将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截然分开是主观、武断的,自然界中的人类与自然界应视为一个整体[19]。韧性概念再次被引入社会—生态系统研究,旨以探究复杂系统通过自组织增强学习能力,适应或者改变自己以抵抗潜在风险灾害、维持原平衡或形成新平衡的能力[20-21]。社会—生态韧性(socio-ecological resilience)逐渐成为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内容。至此,韧性完成了从工程韧性(单一平衡)到生态韧性(多重平衡),再到社会—生态韧性(适应性循环)两次决定性的认知转型[22](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