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1998—2018年江苏省县域乡村综合韧性的LISA聚类分析表》

《表3 1998—2018年江苏省县域乡村综合韧性的LISA聚类分析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江苏省县域乡村韧性的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探讨各县域乡村综合韧性与周围乡村综合韧性的空间关联性,分别做出1998—2018年各县市在不同时点上的乡村综合韧性LISA集聚图(图4)。由表3可知,总体而言,1998—2018年,县域乡村综合韧性正向集聚程度变化不大,但其内部高值集聚在增强,而低值集聚在减弱。呈显著负相关的县域单元数量较少,在1998年仅有1个县域,之后不存在县域单元与相邻县域呈现空间负相关,表明江苏省县域乡村综合韧性的负向集聚程度减弱,相邻县市乡村综合韧性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通过比较各集聚区在江苏省县域中的变动情况发现:1998年,H-H集聚区集中分布于苏南地区的无锡和苏州,分别为江阴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2008年H-H集聚区范围有所扩大,靖江市和张家港市从不显著类型区进入L-L集聚区,2008—2018年H-H集聚区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保持稳定状态,说明苏州县域虽作为显著的乡村综合韧性高值集聚类型区,但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较为微弱,对提高周边县市乡村韧性水平的带动作用不强;1998—2018年,L-L集聚区的空间范围趋于缩小。1998年L-L集聚区集中在苏北地区的盐城、淮安、连云港。1998—2008年,该类型区在连云港县域内逐渐缩小,灌云县和灌南县均退出这一类型区,变为不显著,沭阳县则从H-L集聚区变为L-L集聚区。2008—2018年,L-L集聚区继续减少,空间上朝苏北地区的中西部移动,主要分布于连云港、宿迁和徐州,分别为灌南县、东海县、沭阳县、邳州市和沛县。总体来看,苏北地区境内大量低值集聚的空间状态有所改善,未来需重点关注苏北中西部县域韧性提升的科学路径;1998—2018年,江苏省不存在属于L-H集聚区的县域单元;1998年H-L集聚区仅有1个,位于宿迁沭阳县,2008年和2018年江苏省县域无H-L集聚区分布。说明沭阳县相对于其周围县域而言,具有较高水平的乡村韧性,但与苏南的大部分高值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仅在文化韧性上表现出较高韧性,因此并没有相应带动周围县市的韧性提升,反而受到周边韧性低值区产生的同化效应影响,从而转变为L-L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