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3种韧性的比较:社会—生态韧性视角下城乡治理的逻辑框架》

《表1 3种韧性的比较:社会—生态韧性视角下城乡治理的逻辑框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社会—生态韧性视角下城乡治理的逻辑框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图示来自参考文献[22];图中r为开发阶段,K为保护阶段,Ω为释放阶段,α为更新阶段。

韧性是生态学、工程学、灾害学、心理学等学科的重要概念(表1)。随着系统思维的兴起,生态学家霍林(C.S.Holling)于1973年将其引入生态系统,开启了现代韧性研究之路[16-20]。社会—生态韧性建立在SES理论框架下,是社会—生态系统在变化中能够持续发展的能力[21-25]。社会—生态韧性的理论基础是适应性循环(adaptive cycle,AC)。AC模型包括开发(exploitation)、保护(conservation)、释放(release)和重组(reorganization)4个阶段[26-27]。在开发阶段,系统不断吸收新要素,通过建立要素间联系而获得增长,因此韧性较高;在保护阶段,系统逐渐进入稳定状态,随着要素组成的固化,韧性开始降低;在释放阶段,系统经历创造性破坏,韧性又逐渐上升;在重组阶段,韧性强的系统会实现新发展,再次进入开发阶段,往复实现适应性循环,而韧性差的系统则会脱离循环,彻底崩溃。传统的生态系统管理方案将核心工作置于开发和保护阶段,出于短期效益考量,把对扰动的防控作为优先事项,忽略了系统的适应性和恢复力。在AC理论的基础上,冈德森(L.H.Gunderson)和霍林于2004年又提出扰沌(panarchy,又叫多尺度嵌套适应性循环),用以模拟复杂系统跨尺度嵌套的适应和进化本质[28]。社会—生态韧性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学界对于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化途径有了全新认知。在不可预知的复杂环境下,社会—生态韧性强调“拥抱变化”,倡导“变才是唯一的不变”[29],培育对变化和不确定性的适应机制是社会—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核心[30-32]。社会—生态韧性为人类理解和应对环境变化以及制定灵活有效的应对方案提供了新视角[33]。识别和避免生态稳态转换(比如荒漠化、湖泊富营养化和全球变暖)是增强社会—生态韧性的关键[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