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外语人才文化自信概念结构状态 (态度束)》

《表1 外语人才文化自信概念结构状态 (态度束)》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安徽省外语专业本科生文化自信实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已有的诸多研究中,文化自信被赋予不同的定义,但其核心是国家、民族或政党对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3]。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文化自信是以本民族文化为对象的内在心理倾向,具有价值判断和情感色彩,并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等多种特征。在对待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还一直存在另两种矛盾的心态———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4]。由于本土文化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外来文化态度的影响,因而严格来说,无论是文化自卑、文化自负还是文化自信,都并非单纯的本土文化态度,而是一个包含本土文化态度和外来文化态度的态度束(1),是二者处于某种特定状态时的统一体。对待母语文化的态度和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是互动的[5],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若前者感性极端,后者则很可能也难以客观理智;反之亦然。文化态度束状态的两端为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中间的平衡状态则为文化自信。当态度主体对本土文化持否定态度、对外来文化持肯定态度,该态度束处于典型的文化自卑状态;当对本土文化持肯定态度、对外来文化持否定态度,该态度束则处于典型的文化自负状态;只有当本土文化态度和外来文化态度都处于不带偏见的肯定状态,并且相互之间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才有可能初步达到文化自信的指标要求。对于外语专业学习者而言,文化自信则是包含了母语文化态度和目标语文化态度的态度束(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