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青年基本情况描述:疫情风险认知过程与代际互动模式研究》

《表1 青年基本情况描述:疫情风险认知过程与代际互动模式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疫情风险认知过程与代际互动模式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2020年1月20号到2月9号,笔者分别对27位80、90后青年人进行结构化访谈。具体了解在风险来临时,他们和父辈们各自对待风险的态度,就疫情风险进行沟通,以及子代劝说长辈采取措施的过程。探究风险感知与风险应对的代际差异、风险认知趋同中的代际互动机制、代际互动模式的疫情防控效能等问题。本访谈对于年龄界定,采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定,即14~35岁。选取第六代(80、90后)青年[22],选取这一群体主要是因为他们成长的时代背景大致相同,共同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解体、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互联网普及、中国加入WTO、扩大对外开放、高等学校扩招、教育大众化等重大历史事件。一代人相同的社会经历,使其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呈现趋同性[23]。“代”在这里有两个方面涵义,一是生物学意义的“代”,比如家庭中的亲代与子代;二是曼海姆提出的“代”(作为社会变迁的推动力量)[24]。曼海姆以历史时段与历史事件为依据,将社会群体划分代际[25]。80~90后的父母多为60~70后,他们是两代人,在价值观、行为方式、态度习惯等方面呈现代际分化。而隶属同代的群体,形成“代共同体”意识[26]。样本选取既考虑同质性(同一代青年),也考虑异质性(特征不同),尽量保证获取访谈内容的客观性。具体信息见附表1。选取27位青年访谈,综合考虑相关因素,以确保其代表性:第一,文化程度具有阶梯性,教育程度从中专、本科,到硕士研究生,还有博士在读青年;第二,职业呈现多元化,有学生、公务员、医生、高校教师、高校辅导员等,也有私企员工、服装店员工、创业者等,还有全职太太等无业人员;第三,年龄上呈现层次性,包含了从85后至90后的不同年龄段;第四,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性,不限于湖南省,还有来自江苏、广东、河北、河南、四川、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和地区的样本。由于疫情原因,访谈采取微信语音、电话访谈等非接触方式,个别以面对面访谈进行,每次访谈时间在30~60分钟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