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同期群视角下中国社会代际流动的模式与变迁——基于9期CGSS数据的多层模型分析》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同期群视角下中国社会代际流动的模式与变迁——基于9期CGSS数据的多层模型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同期群视角下中国社会代际流动的模式与变迁——基于9期CGSS数据的多层模型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本表为31976个有效样本的统计结果。

为探究社会机会结构的开放性,社会地位获得模型的解释变量主要包括先赋性因素、后致性因素、结构性因素。首先,以受访者儿时父亲的ISEI相对值和父亲的受教育年限作为先赋性因素,反映家庭出身背景;为避免对母亲作用的忽视[29],还纳入了受访者儿时父母的平均ISEI相对值和父母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其次,以子代的受教育年限作为后致性因素。最后,以子代户籍身份(非农户口=1、农业户口=0)和党员身份(中共党员=1、非中共党员=0)的哑变量反映结构性因素。考虑到性别(男性=1、女性=0)[9]、民族(少数民族=1、汉族=0)[38]、年龄和从事非农就业的工龄[2]可能也会影响个体社会地位,将四者一并作为控制变量。共线性诊断显示,模型中所有解释变量的VIF值均小于3,不存在高度共线性问题。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