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互联网使用与极化的相关性》

《表1 互联网使用与极化的相关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互联网使用是否导致极化现象——基于英文量化研究的元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在0.0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在0.01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在0.05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在所涉及的英文文献中,涉及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共282对。其中,以纯粹的信息性使用作为自变量为147个,占比52.1%;自变量为社交性使用的为107个,占比37.9%;同时涉及两种互联网使用方式的自变量为28个,占比为9.9%。因变量中,政治极化占比43.6%,情感极化占比20.6%,舆论极化占比32.6%,群体极化占比3.2%。从研究方法看,调查法占比最高,为81.5%,实验法占比8.0%,社会网络分析占比7.3%,内容分析占比1.5%,基于主题的模型方法(agent based modelling,ABM)占比1.1%,动态模型分析(dynamic model)占0.7%。自变量互联网使用与因变量极化的相关性如表1所示。总体来看,互联网使用与极化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的使用方式于极化的关系则是不同的:信息性使用总体上与极化呈正相关关系(p<0.001),而社交性使用则在总体上与极化呈负相关关系(p<0.001)。类似地,信息性使用与政治极化(p=0.002)与舆论极化(p=.033)呈正相关关系,而社交性使用则与政治极化(p<0.001)与舆论极化(p=.033)呈负相关关系。涉及情感极化的研究,得到正向结论与负向结论的各为50%;群体极化研究中,得到正向相关结果的有66.7%,负相关的占33.3%。互联网使用与情感极化与群体极化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