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受访大学生对“文化安全”理解力的调查统计》

《表4:受访大学生对“文化安全”理解力的调查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调研与思政教学启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表5相关调查可以发现,一些大学生对“生态安全”也存在一定望文生义与主观感受倾向,不能站在战略管理角度以一种更为宏大全局而长远的视角统筹看待问题,而且存在一种“乐不思蜀”倾向,误以为只有出现经常性的给自身带来困扰的生态环境问题,才算达到了“生态安全”的高度。以“垃圾分类制度”为例,其既属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层面的强行规范,又属于每个人的应尽义务与社会道德,假如每个人都乱扔垃圾,势必出现垃圾“堆积如山”的局面,给我国生态环保构成巨大压力。有国际环保组织统计,目前海洋垃圾的数量已经达到可以排队围绕地球旋转几圈的恐怖程度。更进一步看,相关问题与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以“人迹罕至”珠穆朗玛峰为例,近些年由于游客乱丢垃圾,导致局部生态环境受损,甚至有些是长期不可逆转的,因此一些山坡、山路乃至局部景区不得不暂时关闭,至于何时开放是个未知数——要知道青藏高原可是我国“三江源”之地,其生态环保问题毫无疑问涉及国家战略安全,如果处理不好,下游群众的饮水品质问题自然会受到现实危害。“蝴蝶效应”启示我们“见微知著”、“牵一发动全局”,所以说“生态安全并不遥远,就在你我他身边”一点都不为过,但遗憾的是部分受调研学生尚未意识到这一点,更不理解为何能与主权、政权、军事、科技等议题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