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集体行动与相近概念的内涵比较》

《表1 集体行动与相近概念的内涵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集体行动:概念比较中的理解》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分析中外学者对集体行动、集体行为、抗争政治、社会运动和群体性事件等概念的界定或理解,可以发现集体行动与抗争政治、群体性事件、集体上访等概念在内涵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我们可以宽泛地界定集体行动、集体抗争和抗争政治等概念,避免其外延过小,同时可以严格地界定社会运动和集体行为的概念,避免其外延过大。因而我们可以进一步比较集体行动、集体行为、集体抗争、抗争政治、社会运动、群体性事件、集体上访等相近概念之间的异同。正如萨托利所说,内涵就是一个术语的所有属性[51]6。我们可以从行为主体的最低人数要求、行为发生的场域、行为的协同程度、诉求的普遍性程度、行为的政治性、行为方式、行为持续的时间等方面的属性比较这些概念内涵的异同(如表1所示)。其中,行为发生的场域是指行为发生的空间,场域可以分为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两类。行为的协同程度是指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程度,可以分为无协同、有协同但无组织、有组织三种情况。组织是指由多人构成的、有共同目标、确立了决策和领导机制的群体。诉求的普遍性程度是指行为主体的诉求是否有普遍性。我们可以按照诉求的普遍性程度将诉求分为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普遍性价值诉求三类。行为的政治性是指行为是否与公共权力机构有关联。按照行为主体是否受通过所在国家提供的制度化渠道进行相关活动,我们可以将行为方式分为体制内方式和体制外方式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