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不同品种正常米与黄变米的黏度变化》

《表4 不同品种正常米与黄变米的黏度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黄变对大米流变特性以及内部结构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峰值黏度是指样品充分吸水膨胀,内部淀粉粒相互摩擦而使样品黏度增加到最高黏度,最终黏度是指环境温度下降后,样品外部被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所包围,其自身水分运动变化而使样品黏度再次上升所达到的黏度;峰值黏度、最终黏度较高说明颗粒分子间缔合、交联程度较高,排列紧密,抗剪切力较强[21-22],崩解值是峰值黏度和谷值黏度之差,反映了淀粉颗粒结构在加热过程中的稳定性,表征淀粉的耐剪切性能,崩解值越大耐剪切性越差;由表4可知,黄变米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以及崩解值相对于各自的正常米均降低,糯米黄变米回生值比正常米低,粳米黄变米回生值比正常米高,表明黄变米有较高的抵抗膨胀和破裂能力[23]。回生值是指最终黏度与谷值黏度之间的差值,它表示淀粉糊在冷却过程中,在淀粉分子之间,特别是直链淀粉分子之间发生一些重聚合所引起的黏度增加值,该过程中发生了淀粉分子的回生或重排,也称为淀粉的老化[24]。大米淀粉的回生值不仅取决于直链淀粉含量,还取决于长直链淀粉链含量和整个支链淀粉分子的大小,长直链淀粉链和大支链淀粉分子是峰值黏度和谷值黏度较低的原因[25];对于未黄变的大米来说,糯米回生值比粳米回生值低很多,这说明糯米本身淀粉内部分子结构不易退化与聚集;黄变之后糯米的回生值比正常米低,粳米比正常米高,说明黄变过程改变了大米的抗剪切性与内部分子结构,使糯米不易聚集,粳米之间易聚集,同时,黄变也降低了大米的长直链淀粉链和大支链淀粉分子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