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不同民汉比例班级少数民族儿童在国语准备总体状况上的差异》

《表2:不同民汉比例班级少数民族儿童在国语准备总体状况上的差异》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疆少数民族儿童国语入学准备现状与干预策略探究——以新疆伊犁地区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依据班级汉族儿童比例将样本儿童分为三组:班级汉族儿童比例低于30%,班级汉族儿童比例在30%~60%之间,班级汉族儿童比例高于60%。三组儿童在语言准备的总体状况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01),在常识、词汇、算术、类同、理解5个分测验上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01)(见表2)。因此,班级汉族儿童比例是影响少数民族儿童国语语言入学准备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新疆各少数民族儿童(回族、满族除外)而言,国语是第二语言。Oliver(2002)的研究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由学习者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交流而促成的,与成年人一样,儿童在同伴语言交流中采取多样策略,例如澄清请求(Clarification Requests)、确认检查(Confirmation Checks)、理解检查(Comprehension Checks)和重复(Repetitions)等,来协商意义(Negotiate for Meaning)。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实现了大量有意义的交流,进而促进第二语言的发展[5]。因此,同伴之间的言语互动应该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获得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