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震源机制解类型划分表 (Zoback, 1992)》

《表2 震源机制解类型划分表 (Zoback, 1992)》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凉山次级块体及邻区震源机制解与区域应力场特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CAP反演方法,最终得到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大凉山次级块体及邻区ML≥3.5地震震源机制解276次,其中包括3.5≤ML<4.0地震172次,4.0≤ML<5.0地震88次,ML≥5.0地震16次。参照世界应力图的划分原则(Zoback,1992),根据震源机制解3个应力轴倾角,将震源机制解类型进行分类(如表2),经统计得到:该区域的走滑断层型地震(SS)113次(含鲁甸余震37次),具有一定走滑分量的逆断层(TS)和逆冲断层类型地震(TF)137次(含芦山余震97次),具有一定走滑分量的正断层(NS)和正断层类型地震(NF)16次,无法确定型(U)10次,整个区域以走滑型和逆冲型地震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