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红高粱》批评的类型、观点比较》

《表1《红高粱》批评的类型、观点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红高粱》的经典化及其电影批评的功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1中注释详见文末。

第三,电影界批评与文学界批评在历史视野、批评立场与理论资源等方面明显不同。电影界批评多是经验鲜活的创作谈,但大多将《红高粱》放在《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开始的第五代“探索片”的脉络中,缺乏中国电影史的纵向观照。就理论资源而言,电影语言现代化是重要的乃至唯一的来源。如提出这一口号的张暖忻得出结论:“《红高粱》应该算是一篇不坏的答案吧!”(1)郑国恩认为:“这些好影片的出现,是自‘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呼吁以后电影界不断走向成熟的结果。”(2)在这种理论背景下,电影界批评关注《红高粱》电影语言(如白描、色彩、造型等)。与之不同,文学界批评具有西方文化理论、中国电影史的视野,如理论资源包括尼采的超人哲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结构主义、保罗·迪曼的解构主义、阿都尔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海德格尔的循环阐释学、空白点的接受美学,等等。而且,文学界批评关于《红高粱》具有中国电影史的“不容忽视的地位”“第三块里程碑”等观点,显然不仅是总结其创作经验,更带有一种试图“盖棺论定”的批评雄心。无需赘言,这是用西方的文学理论阐释中国的电影文本的典型案例,存在理论与文本错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