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比较结果》

《表3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比较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基于SCL-90问卷调查的元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k为独立效果量的数量,n为样本量,95%CI为效果量95%的置信区间;*p<0.05,**p<0.01;QW为组内异质性检验统计量双尾检验,Nfs为失安全数。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结果见表3。元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在躯体化(d=0.23)、强迫(d=0.26)、人际敏感(d=0.32)、抑郁(d=0.27)、焦虑(d=0.36)、敌对(d=0.25)、恐怖(d=0.31)、偏执(d=0.29)和精神病性(d=0.20)等9个因子上的平均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且每个效果量的置信区间未包含0,因此可以判断观察到的差异不能归于随机因素。Cohen将效果量(绝对值)分成小(d<0.2)、中(0.20.8)效应三种。依据这一标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差异的效果量属于中效应。我们进一步比较了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差异是否一致(高中阶段因其研究数量较少而未纳入)。结果表明,在小学阶段,虽然留守儿童在躯体化(d=0.19)、强迫(d=0.08)、抑郁(d=0.15)、焦虑(d=0.22)、恐怖(d=0.16)、偏执(d=0.14)和精神病性(d=0.16)等因子上的平均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但是效果量属于小效应,此外两组在人际敏感和敌对两个因子上的得分无显著差异。在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在躯体化(d=0.24)、强迫(d=0.34)、人际敏感(d=0.41)、抑郁(d=0.33)、焦虑(d=0.41)、敌对(d=0.30)、恐怖(d=0.36)、偏执(d=0.37)等因子上的平均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其效果量属于中效应,但是两组在精神病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