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陶公山村落历史沿革(表中信息来源:《新编东钱湖志》[8]、民国24年《鄞县通志》[9]、《宁波市鄞州区地名志》)》

《表1 陶公山村落历史沿革(表中信息来源:《新编东钱湖志》[8]、民国24年《鄞县通志》[9]、《宁波市鄞州区地名志》)》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菩萨出殿”——宁波陶公山村落民间信仰仪式空间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陶公山的三个行政村由九个姓氏、十一个自然村组成,是历史上各家族迁入定居、繁衍壮大的结果。宋代就有渔民在此捕鱼散居,南宋时下水史氏分支迁居于史家湾,元至明清,陆续有曹、忻、许、王、余、朱、戴、陈氏家族迁入。繁衍至民国,忻氏成为大姓,约占总人口的70%,并析出四房,忻大房、忻二房、忻三房和大小房(忻四房)三个房族聚落(2),其他八个姓氏聚族而居,共形成十一个自然村落,属六个乡(图1)。1961年,人民政府根据人口与聚落规模,将这些自然形成的血缘聚落合并为建设、红卫、利民三个生产大队,1983年在此基础上成立村委会,形成建设、陶公、利民三个行政村(表1)。其中,建设村包括戴、朱、余、王四姓;陶公村包括许家和忻家的大小房、老二房和老大房,是忻氏的主要聚居村落;利民村包括忻家老三房、曹家、史家与陈家。各姓家族分据山脚岸线,依次排列,或以巷道为边界,或各据一湾,由一条主街串联,至清中期已形成一个紧密连接的环岛聚落整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