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学习力内涵的四种定位》

《表1 学习力内涵的四种定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等教育普及化视域下高职学生学习力构成要素探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学习力”一词最初来源于管理学,1965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佛睿思特教授(Jay Forrester)提出,而后他的学生彼得.圣吉(Peter Senge)继续深化,将其定义为学习过后产生新的行为、新的思维和新的能力的过程,它超越了传统学习意义上的局限。到21世纪后,对“学习力”的研究逐渐延伸,布里斯托尔大学克莱斯顿(G.Claxton)等学者发起了“有效终身学习项目”(EL-LI:Effective Life Long Learning Inventory),这是国外教育领域在“学习力”方面的代表性研究。基本上,国外把“学习力”看作是学习者个性、生活体验、社会关系、价值观、态度信念等凝聚而成的一种素质,并通过学习活动显现出来。国内对“学习力”的研究从近20年开始。学者陈维维将2010年之前国内外教育领域对学习力内涵的阐释归纳为四种定位倾向:能量观、品性观、素质观和能力观(见表1)[11],基本上不仅对过去的相关研究进行概括,也为此后的研究铺陈了方向。国内关于学习力内涵的诠释基本围绕上四种定位倾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