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2 Comparison of bind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ffinity of MIP towards melamine》

《Table2 Comparison of bind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ffinity of MIP towards melamine》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多齿功能单体的三聚氰胺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值得注意的是,当三聚氰胺浓度在1~100 mg/L范围内时,采用衣康酸合成的MIP对三聚氰胺只存在特异性结合,而现有文献[24,26~28]报道均显示存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2种吸附特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并非测定方法不合理,而是印迹材料的化学组成显著不同.首先,由表2可知,从MIP用量(mMIP)、三聚氰胺溶液的浓度范围(c)及用量(V)等方面看,本文方法与文献基本一致.而且当三聚氰胺浓度为100 mg/L时,溶液中三聚氰胺总量已超过本文MIP表观最大吸附能力的10倍,因此本文采用的实验方法合理.其次,由表2中三聚氰胺的胺基与功能单体的羧基的摩尔比可以看出,本文所采用的胺基与羧基的摩尔比恰好为1∶1是最低的,因此,理论上不存在过量的识别基团,也就不存在由此产生的非特异性吸附,这很可能就是在常规测试浓度范围内本文合成的MIP仅显示一种吸附特性的原因.综上所述,Scatchard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本文合成的MIP中没有过量的功能单体,因此能够在相对更宽的浓度范围内仅表现出对三聚氰胺的特异性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