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种模式养殖大黄鱼消化道各部位菌群参与各代谢通路的基因丰度》

《表3 2种模式养殖大黄鱼消化道各部位菌群参与各代谢通路的基因丰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黄鱼消化道菌群结构、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不同养殖模式下大黄鱼消化道同一组织间菌群参与代谢通路的基因丰度差异显著(n=3,P<0.05),不同上标小写字母表示同一养殖模式大黄鱼消化道各部位间菌群参与代谢通路的基因丰度差异显著(n=3,P<0.05)

通过KEGG分析,在二级水平下,对菌群参与综合对比发现,消化道中参与膜转运的菌群基因丰度最高(3386400~5409400),其次为碳水化合物代谢(2542000~3712600)、氨基酸代谢(2153000~3156900)等。工厂化模式下,大黄鱼肠道和幽门盲囊中菌群参与膜转运、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等基因数目均高于胃部,仅在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方面呈相反趋势。幽门盲囊和肠道的菌群参与的相关代谢通路的基因丰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二者与胃部的相关基因丰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网箱养殖大黄鱼消化道菌群参与膜转运、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能量代谢等基因数目与其他功能相比依然较多,但在消化道各部位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2种养殖模式的对比中发现,工厂化养殖大黄鱼幽门盲囊中菌群参与循环系统的基因丰度为5800,显著高于网箱模式大黄鱼的相关基因丰度(3300)(P<0.05),其他差异均不显著(P>0.05)。的与营养、免疫功能相关的环境信息处理、新陈代谢、器官系统代谢通路的基因数目进行统计分析(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