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器件的器件器件性能参数汇总》

《表1 不同器件的器件器件性能参数汇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电化学聚合薄膜作为隔离层用于提高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性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 Vturn-on是指发光亮度为1 cd/m2时的电压。

之前的工作中,我们引入AuNPs对ITO电极表面进行修饰,获得形貌平整致密,发光均匀的高质量电聚合发光薄膜,但并未详细研究AuNPs对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为了研究AuNPs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我们分别制备了两种器件,器件D0(结构为:ITO/EP-OCBzC(~100 nm)/PFN(10~20 nm)/CsF(1 nm)/Al(100 nm))和器件D1(结构为:ITO/AuNPs(1.5 nm)/EP-OCBzC(~100nm)/PFN(10~20 nm)/CsF(1 nm)/Al(100 nm)),其中PFN为电子注入层[15]。图2为器件D0和D1的电流密度-发光亮度-电压曲线,发光效率-电流密度曲线,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光谱,从图中可以看到,相比于器件D0,引入AuNPs修饰层的器件D1发光亮度(Luminance,L)以及发光效率(Luminous Efficiency,LE)明显下降,对器件的发光光谱几乎没有影响,最大发射峰位均为564 nm。器件的性能参数汇总见表1。上述结果表明,AuNPs对发光器件并未起到提升效果,反而严重降低了器件的性能,其主要原因是AuNPs与发光层直接接触,对发光层的荧光产生淬灭效应,使得发光层中的部分发光物质不发光[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