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城市简介语篇中的语言隐喻与概念隐喻数量统计表》

《表1 城市简介语篇中的语言隐喻与概念隐喻数量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语料库的语篇与身份构建研究——概念隐喻和评价系统策略的使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Lakoff和Johnson(1980)指出,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是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由于概念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中,它体现在语言使用的方方面面。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东亚文化之都”的城市对自身的定位也会以概念隐喻的方式在其简介中体现出来。Charteris-Black(2006)指出批评隐喻分析有三个步骤:识别(identification)、阐释(interpretation)和解释(explanation)。识别阶段的任务是辨别文本中是否有隐喻,源域和目的域之间是否能形成映射关系。本研究的隐喻识别程序参考Steen et al.(2010)开发的MIPVU(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 Vrije Universiteit),主要步骤如下:(1)确定词语的基本意义及语境意义;(2)确定该词语的基本意义及语境意义是否存在差别;(3)考察该词语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的指称对象之间是否存在相似性关系。如果是,这个词语为“隐喻”。阐释阶段的任务是确定隐喻与其背后的认知、语用因素之间的关系,识别出概念隐喻。通过人工统计,三个城市的简介语篇中识别的隐喻类型、数量及分布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