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主要变量说明: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公共价值偏好与政府回应绩效》

《表6 主要变量说明: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公共价值偏好与政府回应绩效》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公共价值偏好与政府回应绩效》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参考已有研究,选取了一系列控制变量。控制了初始涉事单位级别(level),网络公众与主流媒体对回应绩效的判定可能受涉事政府级别影响,一般认为级别越高,判定成功的概率越大。控制了回应时间(rapid),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提出了“黄金4小时”法则,大多文献认为回应越快,越有利于势态平息[34]。控制了回应单位提升等级(up-level),直接涉事单位在面对舆情时会选择求助于上级部门,而上级部门认为事件影响较大时也往往会主动介入,进行提级回应。上级部门的介入,客观上有助于缓解公众焦虑情绪进而影响绩效感知,且提级越多影响越大[35]。控制了语言表达(tone),诸如“领导重视”等官方话语过多会引起网络公众的反感进而影响绩效感知,人性化、接地气的语言表达则正好相反[36]。控制了回应单位数量(mulsec-tor),多部门联合回应相比单部门回应要更权威,更容易得到公众与主流媒体的认可[37]。此外,还控制了事件类型(type)、回应次数(times)以及回应媒介(fmedia)等可能影响回应绩效的因素。本文主要变量说明及测量见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