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克罗诺杆菌分类地位变化及分型方法》

《表1 克罗诺杆菌分类地位变化及分型方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克罗诺杆菌分子分型及毒力机制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f-AFLP.荧光标记-扩增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指纹图谱(fluorescent-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MLST.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MLSA.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sequence analysis)。

克罗诺杆菌的分型方法对于克罗诺杆菌的分类学研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最初的Farmer[15]、Iversen[16]等采用表型分型方法建议将黄色阴沟肠杆菌改名为阪崎肠杆菌,并依据生化谱将实验菌株划分为15个生物群,后扩展至16个生物群;再到2007年—2008年Iversen等[1-2]采用多种新的分型方法(DNA-DNA杂交、核糖体分型和全长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建议建立一个新属即克罗诺杆菌属代替先前的单一物种阪崎肠杆菌。这一新属当时由5个新种、1个基因种(Cronobacter genomospecies 1)组成。直到Joseph等[3]进一步结合基于7个管家基因的分型方法建议将C.genomospecies 1命名为C.universalis sp.nov.(尤尼沃斯克罗诺杆菌新种),其同时发现了一个新的种C.condimenti sp.nov.(康迪蒙提克罗诺杆菌新种),最终形成了包含7个种的克罗诺杆菌属。克罗诺杆菌分类地位变化并不仅仅依赖于1种新的分型方法,而是多种传统分型方法与新分型方法的结合应用(表1)。这些分型方法不仅为克罗诺杆菌的准确分类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克罗诺杆菌的分子溯源及毒力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