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校园暴力卷入者的情境性因素分析》

《表3 校园暴力卷入者的情境性因素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具身认知视阈下中职学生校园暴力防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情境性主张,认知不仅仅是内在的精神活动,也是身体、认知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的结果,外部环境是个体认知形成的源泉。维果茨基曾明确指出,认知是在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建构的。另外,人的身体不仅是一个生物器官,还是一个有生命的、主动的、变化的实体,与其所处环境不断进行互动,因此环境也是认知的构成部分。如表3所示,情境性主张不良环境是校园暴力滋生的核心因素,中职学生身处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各类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中,因其年龄尚小,心智不够成熟,容易受所处外部环境的影响。一是家庭环境与个人成长发展密不可分,从施暴方来看,在专制型家庭环境中,家长期望值过高,多对孩子实行强迫式命令,而在放任型家庭中,家长要求过低,几乎对孩子放任自流,这类非健康的家庭环境均会对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而他们又缺少排遣压力的方式和场地,于是便易形成自暴自弃的攻击型人格,一旦在校内有适当机会,便会化身为校园暴力事件中的主角大打出手;而就受害方来看,家长保护过度或留守家庭等也会导致学生缺乏主见、软弱可欺,不敢与恶势力周旋,遇事选择忍气吞声,便易沦为施暴者“青睐”的目标。二是学校若出现教育模式功利化倾向、学校安全管理体系不成熟或是校内学生拉帮结派等现象,也会进一步助长暴力亚文化滋生。另外,社会环境中暴力文化泛滥,尤其是网吧、游戏厅、KTV等娱乐场所林立,诸多社会青年游荡其间寻衅滋事,易引发恶性斗殴事件。中职学生好奇心强,独立评价能力较弱,行为方式具有较强模仿性,极易受不良社会环境的感染,接受不良因素的暗示,成为校园暴力事件中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