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奇案》中体现异域特色的词汇》

《表1《奇案》中体现异域特色的词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假作真时真亦假——清末民初第一部伪译侦探小说揭示的文化和文学现象》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伪译观点认为,为了引进某种异质文化,伪译者会偏离既有文学规范。孔慧怡(1999)认为小说要想普及不能违反特有的标准和规范,但是小说,特别是翻译小说要想成为拯救社会的良方,首先要吸引到一群读者,在建立新的标准和规范之前,也要让人接受这些标准和规范,认为它们有吸引力才行。通过对张坤德早期侦探小说翻译的分析发现,译者在刚开始引进侦探小说这个全新的体裁时,无论是伪译《奇案》还是真译《密约案》,与形式上的偏离(比如叙事结构)相比,更多的是内容上的偏离。只有在发现目标读者对内容接受之后,译者才逐渐把原文与中国传统迥然相异的叙事方式忠实再现出来。先解决“讲什么”,然后再处理“怎么讲”,这种在当时新小说作家常遇到的问题(陈平原,1989:12-13),看来在当时的翻译人员之中同样可以见到。只不过我们看到,新小说的创作要突破形式上的桎梏需要经年的努力,而翻译从重内容、轻形式至两者都重视,所用时间显然短的多。以张坤德的侦探小说翻译过程为例:在张发表于1896年的伪译及第一篇福尔摩斯译作之中,他均摈弃西方侦探小说中典型的第一人称限定视角,改用中国传统小说常用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但自1896年底至1897年发表的其余三篇福尔摩斯译作之中,这种特殊的侦探小说叙事方式就完全保留了下来。这种先内容、后形式、循序渐进的通过翻译(及伪译)引进新的文学形式的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译者一开始即偏离目的语文化中的叙述模式,其接受度必定大打折扣。而内容上的偏离,即侦探小说中所述情节与内容,虽然在目的语文化中不存在,但显然,目的语文化的读者对于内容的偏离接受度远大于形式的偏离。因此,就侦探小说的翻译而言,伪译更多体现的是内容上的偏离,待读者熟悉此内容与情节后,继而出现形式上的偏离,至此侦探小说这种体裁方为读者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