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牌论》

前言页1

序一 胡平1

导言 名牌:中国走向世界的金钥匙1

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名牌事业1

市场经济的最高法则:优胜劣汰1

序二 贾春峰4

中国消费者的名牌意识提前觉醒4

培育名牌,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化6

中国经济的振兴呼唤全民族的名牌意识8

二、21世纪国际经济赛局呼唤名牌战略11

21世纪全球经济大趋势11

进入世界五百强,中国人多年的梦想14

名牌已成为赢得国际经济竞争的一级砝码16

实施宏观的战略谋划是中国名牌走向世界的先决条件19

第一章 名牌与名牌论21

一、名牌的内涵及分类21

(一)名牌的内涵21

(二)名牌的分类24

二、名牌的基本特征及本质28

(一)名牌的内在特征29

(二)名牌的表象特征30

(三)名牌的本质属性33

三、名牌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36

(一)名牌的经济价值36

(二)名牌的社会价值40

四、名牌研究的理论价值及发展趋势41

(一)名牌研究的理论价值41

(二)名牌研究的现状42

(三)我国名牌研究的发展趋势46

第二章 名牌的文化含量——名牌文化论47

一、名牌文化:名牌创造与形式过程中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支撑48

(一)名牌文化对名牌发展的意义48

(二)现代名牌文化的丰富内涵57

二、名牌文化:产品人性化与管理的人性化63

(一)产品人性化与管理人性化的关系63

(二)管理人性化的内涵66

(三)实现人性化管理的措施70

(四)用人性化管理增加产品的人性化内涵74

三、文化名牌:名牌的文化含量及其表现形式76

(一)体现在产品中的文化内涵76

(二)体现在服务中的文化内涵79

(三)文化名牌创造过程中的跨文化解析81

第三章 名牌的“级差地租”——名牌价值论86

一、高质量的劳动与高智力投入决定名牌的特殊价值87

(一)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谈起87

(二)决定名牌特殊价值的因素91

二、无形资产含量与名牌的附加值92

(一)名牌的审美附加值92

(二)名牌的文化附加值99

(三)名牌无形资产的“几何增值效益”101

三、消费者偏好与名牌的心理价值104

(一)名牌内含心理价值104

(二)企业竞争与名牌的心理价值107

第四章 名牌是由人创造的——名牌管理论110

一、名牌企业家与名牌110

(一)企业家与名牌企业家110

(二)名牌企业家在创造名牌中的角色112

(三)名牌企业家在创名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殊素质117

二、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与名牌121

(一)名牌产品源于名牌员工121

(二)名牌员工必须具备高素质125

(三)名牌员工需要培训127

三、卓越的管理与名牌132

(一)卓越的质量管理出名牌132

(二)名牌企业的管理是有特色的管理137

第五章 名牌与科技进步141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41

(一)历史的经验142

(二)几点启示145

二、从国外名牌的发展看名牌与科技进步的关系146

(一)政府指导与经费投入146

(二)各国政府的科技优惠政策149

(三)企业科技投入152

三、我国名牌发展的科技环境分析155

(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概况155

(二)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61

四、改善我国目前的科技环境与条件的对策163

第六章 名牌与经济发展环境167

一、经济发展水平对名牌形成的影响167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消费模式167

(二)经济发展水平与品牌诉求170

(三)经济成长促进名牌事业发展171

二、经济体制对名牌形成的影响173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短缺市场对名牌的影响174

(二)市场经济体制对名牌形成的影响175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名牌与企业发展的关系177

(一)消费水平与消费文明178

三、消费水平与消费文明对名牌形成的影响178

(二)创造消费需求:名牌成功的关键因素180

(三)消费者满意是培养品牌忠诚的根本内容181

四、国外经济发展大环境对名牌形成的影响181

(一)西方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对塑造名牌价值观的影响182

(二)国外名牌发展机制对我国名牌事业的启示183

(三)从战略意义上发展我国的名牌事业185

第七章 名牌与政治和文化发展环境187

一、政府行为对名牌的引导作用187

(一)政府行为对于实施名牌战略的特殊作用187

(二)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名牌事业的支持189

二、法制建设对名牌的保障作用192

(一)法制建设与名牌保障机制193

(二)当前名牌法制建设的障碍195

(一)名牌是民族文化的投影197

三、民族文化对名牌的影响力197

(二)民族文化对名牌的影响199

(三)名牌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204

第八章 中国名牌事业已经奠基208

一、名牌企业与名牌产品发展现状208

(一)名牌产品创造了名牌企业208

(二)我国的驰名商标210

(三)我国名牌产品的发展现状215

(四)国内名牌产品喜忧参半217

二、各地名牌事业的发展情况218

(一)部分省、市、区名牌事业的发展情况219

(二)部分地区经济中心城市名牌事业的发展情况224

(三)部分行业(企业)名牌事业的发展情况226

三、我国名牌事业发展的直接原因229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30

(二)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231

(三)理论界和舆论界的全力推动232

第九章 中国名牌事业面临的巨大挑战234

一、从名牌商标、域名被抢注现象看我国名牌的知识产权保护236

(一)名牌商标被抢注现象应引起重视236

(二)名牌域名遭抢注问题值得警惕238

二、从名牌被假冒现象看我国名牌的生成环境240

(一)假冒名牌现象愈演愈烈240

(二)假冒名牌屡禁不绝的原因241

三、从名牌被“合资”现象看我国名牌无形资产流失243

(一)我国名牌的无形资产在合资中严重贬值243

(二)引进外资与创造名牌245

四、从名牌自毁现象看我国名牌企业短期化行为249

五、从名牌评介的混乱局面看我国名牌的声誉251

(一)21世纪的竞争将是知识经济的竞争253

第十章 我国名牌的发展战略(上)253

一、以知识经济为导向,确立科教兴国、振兴民族工业的发展方针253

(二)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出路255

(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振兴民族工业的发展方针256

二、唤醒全民族的质量与名牌意识259

(一)产品两极化现象及其原因分析259

(二)各国的实践证明:质量与名牌是兴国之道262

(三)质量与名牌:中国的千秋大业264

三、加大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266

(一)充分认识结构调整的难度266

(二)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268

(三)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调整需要宏观指导272

(四)中国需要造就自己的大企业集团277

(一)中国名牌战略的总体目标284

第十一章 中国名牌的发展战略(下)284

一、制定国内梯级发展,重点产品推向世界的发展战略284

(二)中国名牌的“梯级发展战略”286

(三)实施名牌“梯级发展战略”的基础分析287

(四)启动中国名牌走向世界的战略工程295

二、名牌政策倾斜与激励机制300

(一)名牌的成长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300

(二)制定全方位的促进与保护名牌的政策300

三、名牌的法制建设308

(一)强化名牌产品质量309

(二)保护名牌的商业秘密311

(三)保护名牌的商标312

(四)保护名牌的域名及原产地标记314

(五)保护民族名牌316

(一)产品创新是名牌企业的生命319

第十二章 企业名牌的开发与养成319

一、科研投入和产品创新319

(二)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加强科研投入321

(三)正确选择科研投入方向和投入方式323

(四)产品创新的原则324

(五)产品创新的策略327

二、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329

(一)质量是名牌的基础329

(二)技术引进与质量330

(三)名牌企业的质量管理331

(四)ISO9000系列认证与质量管理334

(五)铸造质量文化335

三、营销战略策划和市场开发337

(一)中国企业营销观念的转变337

(二)机制与观念同步转变338

(三)名牌营销战略策划340

(四)名牌营销策略组合与名牌营销战略目标343

四、顾客导向战略与服务制胜策略344

(一)顾客导向战略344

(二)超前意识——提高服务的地位345

(三)正确理解服务的内涵348

(四)靠名牌服务制胜349

(五)根本保证:顾客导向文化的确立352

五、广告传播与形象提升353

(一)广告与名牌353

(二)名牌企业成功广告要求355

(三)整合传播359

(一)强化名牌战略意识,走民族名牌发展道路360

六、名牌战略、名牌保护与名牌保险360

(二)名牌自我保护363

(三)名牌保险364

第十三章 企业名牌文化建设365

一、企业文化与名牌文化365

(一)企业文化及其发展365

(二)名牌企业与名牌文化367

(三)名牌文化:名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370

二、名牌文化的内涵371

(一)产业报国——名牌文化的政治性内涵371

(二)厂兴我荣——名牌文化的人本性内涵373

(三)追求卓越——名牌文化的竞争性内涵376

(四)顾客至上——名牌文化的利他性内涵378

三、名牌文化建设379

(一)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时代379

(二)企业的名牌文化建设380

第十四章 社会的名牌保护与评价387

一、“名牌”打假388

(一)假货:中国市场最大公害388

(二)假冒名牌现象的特点、危害及其根源390

(三)打假的三重主体——国家、企业、个人395

二、驰名商标的保护398

(一)驰名商标的概念界定398

(二)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400

(三)驰名商标的社会保护404

三、名牌评价与认定407

(一)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方式、程序407

(二)名牌的认定与评价409

(三)名牌的价值评估415

第十五章 让中国名牌走向世界420

(一)美国《金融世界》的评估结果421

一、世界各国名牌发展现状421

(二)英国Inter brand Group公司的评估结果425

(三)世界名牌在中国430

(四)世界名牌发展的特点及其基本规律437

二、中国名牌跻身世界市场的关键点分析443

(一)关键点之一:经济基础薄弱与创名牌主体分散化的双重制约444

(二)关键点之二:科技投入少、创新能力不强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双重矛盾448

(三)关键点之三:“守住家门”与“走向世界”的双向压力452

三、让中国名牌快步走向世界457

(一)走出争创世界名牌的误区457

(二)组建我国冲击世界名牌的“先遣队”463

(三)发展国际战略联盟,直面国际竞争473

参考文献479

后记482

1999《中国名牌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成荣主编 1999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名牌发展战略(1994 PDF版)
中国名牌发展战略
1994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沈阳名牌( PDF版)
中国·沈阳名牌
世界名牌名人(1994 PDF版)
世界名牌名人
1994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名牌巨匠(1996 PDF版)
名牌巨匠
1996 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名牌制胜(1998 PDF版)
名牌制胜
1998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名牌战略(1997 PDF版)
名牌战略
1997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名牌战略理论与实践(1996 PDF版)
名牌战略理论与实践
1996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品牌与名牌  企业名牌战略的理论与实践(1997 PDF版)
品牌与名牌 企业名牌战略的理论与实践
1997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国名牌时装  1(1994 PDF版)
中国名牌时装 1
1994 北京:金盾出版社
名牌:在传播中诞生(1999 PDF版)
名牌:在传播中诞生
1999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国名牌经典运作(1998 PDF版)
中国名牌经典运作
1998 北京:京华出版社
英国名牌的崛起(1998 PDF版)
英国名牌的崛起
1998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名牌商标  名牌企业的丰碑(1995 PDF版)
名牌商标 名牌企业的丰碑
1995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名牌王  世界名牌策划与设计(1995 PDF版)
名牌王 世界名牌策划与设计
1995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法国名牌的崛起(1998 PDF版)
法国名牌的崛起
1998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