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压工艺学》
作者 | 王祖唐编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60 |
出版时间 | 198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033·542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5260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章 锻压工艺学的目的和内容1
§1-1 锻压工艺学的研究对象1
§1-2 坯料在锻压过程的塑变区和锻压力3
§1-3 不同工具形状或不同坯料形状的塑变区4
§1-4 变形量的指标6
一、压下量6
二、锻比6
三、断面收缩率7
四、体积不变规则7
§1-5 热锻、温锻和冷锻的区分8
§1-6 锻压工艺学的内容9
第二章 工艺方案的拟订11
§2-1 工艺方案和工步11
§2-2 常用锻压工步和它的特点12
§2-3 主要锻压设备的工作特性13
一、锻压设备的分类13
二、几种主要锻压设备的性能特征13
§2-4 拟订工艺方案的步骤20
第三章 合理的工艺规程的选择23
§3-1 锻压件的劳动生产率23
§3-2 影响变形效率的因素25
一、变形方式的限制25
二、坯料本身塑性的限制31
三、锻压设备的吨位和技术参数的限制31
§3-3 原材料的选用32
第四章 锻压力的计算和它的影响因素35
§4-1 工步的力能特性35
§4-2 计算锻压设备吨位的经验公式35
四、高速钢改锻36
三、大型自由锻36
五、压力机和锻锤吨位的换算36
二、模锻锤36
一、胎模锻36
§4-3 金属的屈服强度和它的影响因素37
§4-4 圆柱形坯料镦粗力的近似计算41
§4-5 锻压设备吨位的确定44
一、液压机、曲柄压力机和螺旋压力机吨位的确定44
二、模锻锤吨位的确定46
三、辊锻机或轧机吨位的确定47
四、结语48
第五章 锻模的设计49
§5-1 锻模的结构和作用49
§5-2 锻模设计的步骤和锻件图50
§5-3 开口模锻终锻模的设计54
一、热锻件图54
二、毛边槽尺寸的确定55
§5-4 闭口模锻终锻模的设计58
二、设计补偿空间59
一、采用挤压工步59
三、锻件允许保留角隙60
四、在锻模上加弹性缓冲装置60
五、形成端部毛边60
六、螺旋压力机和液压锤上闭口模锻61
§5-5 预锻模的设计61
§5-6 饼类锻件的制坯模和坯料尺寸63
§5-7 杆类锻件制坯模的设计64
二、制坯工步的选择65
一、锻压件截面积变化图和中间坯料图的绘制与坯料体积的计算65
三、原材料规格和制坯模膛形状尺寸的确定67
§5-8 锻模的材料和强度75
一、锻模的受力状态和损坏原因75
二、锻模的材料76
三、锤上锻模的壁厚和承击面76
§5-9 锻模的总体结构设计77
一、锻模的导向装置77
二、多件锻模78
四、模膛排列79
三、多分模面锻模79
五、锻模的安装固定结构80
第六章 少切削和无切削锻压加工81
§6-1 少切削和无切削锻压加工的特点81
§6-2 精密模锻和精锻82
§6-3 冷锻86
一、冷锻前坯料的准备工步86
二、冷锻工艺规程的制订89
三、齿轮和齿牙的冷锻90
四、摆动辗压92
§6-4 冷挤压模的设计93
一、冷挤压模的结构93
二、挤压模的工作内压94
三、冷挤压冲头的设计95
四、凹模的应力分析和设计96
五、压配预应力组合圆筒的应力和变形98
六、组合凹模的最佳设计100
七、压配预应力组合模的结构和实际应力106
八、冷挤压模的材料和加工制造106
§6-5 温锻107
§6-6 粉末冶金锻造109
第七章 切边、冲孔和下料111
§7-1 切边、冲孔和它们的模具111
§7-2 精密下料和它的模具115
第八章 金属的塑性、锻前加热和锻后冷却118
§8-1 塑性指标和镦粗试验118
§8-2 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119
一、化学成分的影响119
二、纯度的影响121
三、相态和组织结构的影响122
四、温度的影响122
五、变形速度的影响123
§8-3 超塑性和它的应用125
七、坯料表面状况和环境的影响125
六、变形方式的影响125
§8-4 热锻压温度范围127
§8-5 锻前加热129
一、炉温和加热速度130
二、保温130
三、加热时间131
四、加热过程的氧化和脱碳131
五、加热设备和少氧化加热131
§8-6 锻后冷却132
一、在空气中冷却133
二、在坑内冷却133
三、炉中冷却133
四、锻后余热热处理133
§8-7 锻后裂纹分析134
第九章 热锻压对金属机械性能的影响136
§9-1 钢锭的组织结构和缺陷136
一、焊合空洞性缺陷137
§9-2 热锻压对消除钢锭内部缺陷的作用137
二、降低偏析度139
三、细化晶粒139
§9-3 非金属夹杂和钢料机械性能的方向性140
§9-4 锻比对钢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和开坯锻造143
§9-5 高速钢和铬12模具钢的改锻和横锻144
§9-6 形变热处理146
第十章 大锻件的锻压加工147
§10-1 大锻件锻造工艺的特点和钢锭质量147
§10-2 叶轮的锻造工艺150
§10-3 大型转子和轴类锻件的锻造工艺151
一、直接拔长法152
二、拔长和镦粗结合法153
三、表面降温后压实中心法153
§10-4 发电机护环的锻造工艺154
§10-5 大型曲轴的锻造工艺157
1983《锻压工艺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祖唐编著 1983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模锻工艺学
-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 锻压工艺标准汇编
- 1998年2月第1版
-
- 锻压工艺标准汇编
- 1998.02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锻压电工学 下
- 1977
-
- 锻压电工学 上
- 1977
-
- 冷挤压模具设计
- 1994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中级锻压工工艺学
- 198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锻造工艺学
- 1990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高级锻压工工艺学
- 198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锻工工艺学
- 1988 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
-
- 锻造工艺学
- 1986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锻造工艺学
- 1983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模锻工工艺学
- 1984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 锻压成形理论与工艺
- 1991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