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程 哲学篇》求取 ⇩

第一节 时代需要并孕育了马克思主义1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体系1

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3

三、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主观条件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彻底而严整的科学体系10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10

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12

第三节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15

一、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认识马克思主义16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19

一、世界观和哲学22

第二章 世界的本质22

第一节 人类对世界本质的探索及其最高成就22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23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24

第二节 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历史发展26

一、古代奴隶社会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发展26

二、封建社会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发展27

三、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前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发展2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3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33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34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作用36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性38

第一节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3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物质观38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41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44

第二节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48

一、物质与运动不可分48

二、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51

三、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53

一、空间和时间的客观性56

第三节 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56

二、空间和时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60

三、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63

第四节 物质运动的规律性66

一、世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66

二、规律的客观性69

第四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74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74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74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80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83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83

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87

三、人工智能与意识89

第三节 意识的作用91

一、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91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受客观存在的制约94

三、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95

第五章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98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98

一、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99

二、事物联系形式的多样性101

三、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103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108

一、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109

二、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基本内容111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114

一、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114

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17

第六章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及其范畴120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120

一、矛盾及其根本属性120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23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26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129

一、质、量、度129

二、量变、质变及其辩证关系131

三、质变和量变的基本形式135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136

一、辩证的否定136

二、否定之否定139

三、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43

第四节 范畴145

一、原因和结果145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147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148

四、内容和形式150

五、现象和本质151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154

第七章 认识和与实践154

一、唯物主义的反映论155

二、科学的可知论157

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60

第二节 实践及其对认识的作用161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162

二、实践的特点及其形式163

三、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166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171

一、由实践到认识171

二、由认识到实践174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76

一、归纳和演绎178

第四节 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178

二、分析和综合181

三、抽象到具体185

第八章 真理190

第一节 客观真理190

一、真理是客观的190

二、真理和谬误194

第二节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198

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98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200

第三节 实践在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中的作用204

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05

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07

三、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209

第九章 劳动和人类社会的产生212

第一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212

一、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212

二、劳动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214

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217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及其存在方式219

一、社会有机体219

二、实践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存在方式221

第三节 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224

一、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224

二、客体是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227

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229

第十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历史观231

第一节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231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31

二、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和根源233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历史观上的伟大革命237

第二节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39

一、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239

二、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43

三、人口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47

四、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249

一、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251

第十一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251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51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55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258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59

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259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260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263

第十二章 阶级、国家265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265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265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69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272

第二节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276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276

二、国家的职能、国体和政体278

三、国家的灭亡281

第十三章 社会意识及其形式283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结构和一般特点283

一、社会意识的结构283

二、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288

三、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292

第二节 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294

一、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295

二、道德297

三、艺术299

四、宗教301

第十四章 科学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304

第一节 科学的本质和社会职能304

一、科学是知识的理论体系304

二、科学是社会分工的特殊部门306

三、科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309

第二节 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条件312

一、科学的历史发展313

二、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315

三、科学发展的相对独立性318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20

第三节 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320

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条件323

第十五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25

第一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325

一、人的本质325

二、人的价值328

第二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33

一、两种历史观在人民群众历史作用问题上的对立333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334

第三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39

一、杰出人物的产生和历史作用339

二、无产阶级领袖的重大作用342

三、正确理解个人的作用345

第四节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47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347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349

第十六章 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352

第一节 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高理想352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352

二、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355

第二节 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目前实际行动结合起来358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358

二、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60

后记362

修订版出版说明363

1990《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程 哲学篇》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金尚培,梁绿琪 1990 北京:北京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公共关系学通论(1992 PDF版)
公共关系学通论
1992 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简明教程(199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简明教程
1997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6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6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9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9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9 北京:北京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0 北京:学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97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1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1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3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4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987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