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求取 ⇩

第一章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1

第一节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三种主要理论观点2

一、精神分析理论2

二、社会学习理论5

三、认知发展理论10

第二节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几个新学派13

一、习性学13

二、发展心理生物学14

三、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16

第三节 当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的若干理论主题与新趋势18

一、理论主题18

二、当前社会性发展研究的若干新趋势24

第四节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方法26

一、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两种基本类型与研究设计26

二、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30

三、非实验性数据因果关系推断的方法41

小结48

讨论50

第二章 社会性发展的遗传与生物基础52

第一节 进化与生物适应53

一、适应性的进化54

二、生物适应性行为及其调整60

第二节 遗传的影响68

一、人类行为遗传学的方法69

二、社会适应性性状形成和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机制72

三、关于人格和气质的遗传学研究75

第三节 生物环境77

一、怀孕与生育的危险因素78

二、药物的影响82

小结84

讨论85

第三章 家庭、父母与儿童社会性发展89

第一节 家庭系统与亲子之间的双向互动90

一、家庭系统90

二、亲子互动的双向影响91

一、父母教养观念95

第二节 父母教养观念、教养方式和父母行为95

二、父母教养方式98

三、父母行为100

第三节 家庭中儿童的社会化过程104

一、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几种理论模型104

二、认知社会化106

三、情感社会化107

四、亲子关系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机制108

第四节 影响父母行为及其教养观念的因素111

一、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111

二、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114

三、上述因素影响亲子互动的方式127

小结128

讨论129

第四章 同伴关系与友谊132

第一节 同伴关系的性质与功能133

一、同伴关系的性质133

二、同伴关系的功能137

三、同伴关系与家庭关系的联系140

第二节 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144

一、婴儿期144

二、学前期146

三、童年期147

四、青少年时期148

第三节 同伴关系的测量及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150

一、同伴群体关系的测量150

二、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152

第四节 儿童的友谊关系159

一、儿童关于友谊的概念160

二、友谊关系的测量164

三、友谊关系的功能166

第五节 同伴群体及其社会化影响170

一、同伴群体的形成170

二、同伴群体的结构171

三、同伴群体的影响173

四、同伴合作与竞争175

小结180

讨论181

第五章 儿童的依恋183

第一节 依恋的性质与发展183

一、依恋的界定与特征184

二、依恋的发展186

第二节 依恋理论193

一、精神分析理论193

二、学习理论195

三、习性学理论197

四、社会生物学的“亲情投资理论”199

一、依恋的测量201

第三节 依恋的测量与类型201

二、儿童依恋的类型特点205

三、依恋类型的稳定性207

第四节 影响依恋的因素210

一、抚养质量211

二、母亲缺失214

三、文化特点215

四、儿童的气质217

第五节 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219

一、依恋质量的现实意义220

二、“性向假设”与早期依恋质量的持久影响221

小结225

讨论227

第六章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229

第一节 社会认知发展概述230

一、社会认知的界说230

二、社会认知发展研究起源231

三、社会性知识与非社会性知识的区别233

四、社会认知能力与智力的关系235

第二节 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236

一、观点采择的定义、特性与分类237

二、观点采择与相关概念的关系242

三、儿童观点采择发展246

四、儿童移情的发展256

一、“心理理论”的概念258

第三节 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258

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261

三、关于“心理理论”发展的两种理论观点265

第四节 儿童对权威和社会规则的认知发展267

一、权威认知267

二、社会规则认知270

小结276

讨论278

第七章 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280

第一节 儿童的道德发展281

一、皮亚杰的理论281

二、柯尔伯格的理论286

三、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293

四、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299

第二节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303

一、亲社会行为的早期发展304

二、利他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312

第三节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314

一、亲社会行为的初始阶段——对他人需要的注意315

二、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317

三、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320

四、对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的简评321

一、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323

第四节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323

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328

小结332

讨论334

第八章 儿童的攻击337

第一节 攻击及其分类338

一、攻击的涵义338

二、攻击的分类339

第二节 攻击的理论341

一、习性学理论341

二、挫折——攻击假说343

三、社会学习理论345

四、认知理论348

第三节 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357

一、儿童攻击行为的早期发展与特点357

二、儿童攻击发展的基本模式360

三、儿童的意图认知及其对攻击行为的调节的362

发展362

第四节 儿童的欺负行为365

一、欺负及儿童欺负发生的一般特点366

二、关于儿童欺负产生原因的几种理论假设370

三、儿童欺负与家庭、学校及同伴群体的关系372

小结374

讨论375

第九章 儿童自我的发展378

第一节 儿童自我的发生379

一、儿童自我的发生379

二、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381

第二节 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382

一、谢弗尔森关于自我概念的结构模型383

二、儿童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385

三、自我概念发展的一般趋势389

四、我国有关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390

第三节 儿童的自尊391

一、自尊的定义391

二、自尊的结构及其分类393

三、自尊的稳定性397

四、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399

第四节 儿童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404

一、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过程404

二、自我控制的机制405

三、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发展406

小结410

讨论411

第十章 儿童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发展412

第一节 儿童的性别差异413

一认知方面的性别差异413

二个性与社会性方面的性别差异418

第二节 儿童性别概念与性别角色知识的发展426

一、性别概念的发展427

二、儿童性别角色知识的发展434

第三节 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435

一、生物学的解释436

二、社会学习理论437

三、认知发展理论440

四、性别图式理论442

五、群体社会化理论443

小结445

讨论446

参考文献448

后记489

1999《儿童社会性发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文新著 1999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儿童发展(1990 PDF版)
儿童发展
1990 渤海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儿童发展心理学(1996 PDF版)
儿童发展心理学
1996
关注儿童  优先发展  平谷儿童发展论坛( PDF版)
关注儿童 优先发展 平谷儿童发展论坛
儿童发展  下( PDF版)
儿童发展 下
大洋出版社
儿童发展  上( PDF版)
儿童发展 上
大洋出版社
儿童心理的发展(1951 PDF版)
儿童心理的发展
1951
儿童的社会发展(1988 PDF版)
儿童的社会发展
1988
儿童性格与意识的发展(1953 PDF版)
儿童性格与意识的发展
1953 中国科学院
社会化与个性发展(1988 PDF版)
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1988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儿童社会学(1985 PDF版)
儿童社会学
1985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儿童语言的发展(1995 PDF版)
儿童语言的发展
1995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儿童发展心理学(1998 PDF版)
儿童发展心理学
1998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儿童发展心理学(2020 PDF版)
儿童发展心理学
2020 北京:中信出版社
儿童发展  儿童发展与辅导(1981 PDF版)
儿童发展 儿童发展与辅导
1981 正中书局
儿童发展(1989 PDF版)
儿童发展
1989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