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手册 第44篇 热处理 试用本》求取 ⇩

目录2

编辑说明2

第1章 概述2

第2章 钢的热处理基础2

1 热处理与Fe-FesC状态图2

1·1 Fe-Fe3C状态图2

1·2 热处理与Fe-Fe3C状态图的关系2

2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3

2·1 奥氏体形成过程3

2·2 奥氏体的等温形成4

2·3 连续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5

2·4 奥氏体晶粒的长大6

3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类型及转变动力学7

3·1 控制过冷奥氏体转变的方法7

3·2 过冷奥氏体转变的类型7

3·3 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动力学8

3·4 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动力学8

4 过冷奥氏体的珠光体转变9

4·1 珠光体的组织形态及形成过程9

4·2 珠光体组织的机械性能10

4·3 亚(过)共析钢的珠光体转变11

4·4 影响珠光体转变的因素12

5 过冷奥氏体的马氏体转变13

5·1 马氏体的结构13

5·2 马氏体转变特点14

5·3 马氏体的组织形态及形成过程14

5·4 影响马氏体转变的因素16

5·5 马氏体的性能17

6 过冷奥氏体的贝氏体转变19

6·1 贝氏体转变的特点19

5·6 奥氏体稳定化现象19

6·2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及形成过程20

6·3 影响贝氏体转变的因素23

6·4 贝氏体的机械性能23

6·5 贝氏体钢24

7 过冷奥氏体转变图主要类型及其应用24

7·1 过冷奥氏体转变图主要类型24

7·2 过冷奥氏体转变图的应用27

8 淬火钢的回火转变27

8·1 淬火碳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27

8·2 合金元素对回火时组织转变的影响28

8·3 淬火钢回火时的性能变化31

8·4 非马氏体组织的回火转变35

第3章 钢的退火与正火36

1 钢的退火36

1·1 退火的目的、分类及其应用36

1·2 退火工艺参数36

2 铸钢件的退火38

3·4 不完全退火39

3·3 完全退火39

3·2 再结晶退火39

3·1 去应力退火39

3 锻轧件退火39

3·5 等温退火40

3·6 球化退火41

3·7 去氢退火44

4 焊接件退火46

5 钢的正火47

6 退火及正火后的机械性能48

2 钢的淬透性49

2·1 淬透性的表示及测定方法49

1 淬火、回火的目的及分类49

第4章 淬火及回火49

2·2 影响钢淬透性的因素50

2·3 淬透性类型51

2·4 淬透性曲线的应用52

3 淬火加热52

3·1 加热过程52

3·2 加热介质53

3·3 加热温度的确定54

3·4 加热时间的确定56

4·1 冷却过程57

4 淬火冷却57

4·2 淬火冷却介质58

4·3 各种淬火冷却方法62

5 淬火应力、变形及开裂66

5·1 淬火应力66

5·2 淬火变形67

5·3 减少工件热处理变形的途径67

5·4 淬火裂纹及其防止方法68

6 钢的回火工艺68

6·1 回火温度与保温时间的选择68

6·2 各种回火处理方法68

1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69

1·1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应用69

第5章 表面淬火69

1·2 钢的表面感应加热过程70

1·3 快速加热对钢相变的影响70

1·4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件的预备热处理71

1·5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件的性能71

1·6 感应器72

1·7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工艺78

1·8 感应加热淬火机床80

1·9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件的回火81

2·1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的特点82

2·2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方法及其应用82

1·10 感应加热化学热处理82

2 火焰表面淬火82

2·3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工艺83

3 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84

3·1 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的特点及应用84

3·2 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工艺84

3·3 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机85

4 浴炉加热表面淬火85

5 电解液加热表面淬火85

6 脉冲淬火86

1 化学热处理基本过程88

2 钢的渗碳88

2·1 气体渗碳88

第6章 钢的化学热处理88

2·2 液体渗碳91

2·3 固体渗碳91

2·4 膏剂渗碳93

2·5 局部防渗措施93

2·6 渗碳后的热处理93

3·1 气体渗氮设备和介质96

3·2 渗氮用钢96

2·7 渗碳层的组织与性能96

3 钢的渗氮96

3·3 渗氮前的热处理97

3·4 提高钢表面机械性能的渗氮97

3·5 抗蚀渗氮99

3·6 渗氮层的组织与性能100

4 钢的碳氮共渗101

4·1 气体碳氮共渗101

4·3 碳氮共渗后的热处理104

4·4 碳氮共渗件的组织与性能104

4·2 液体和固体碳氮共渗104

4·5 低温碳氮共渗105

5 钢的渗硫、硫氮共渗、硫碳氮共渗108

5·1 渗硫108

5·2 硫氮共渗、硫碳氮共渗109

6 钢的渗硼109

6·1 渗硼方法及渗硼后的热处理110

6·2 渗硼层的组织与性能111

6·3 碳氮硼共渗112

第7章 应用可控气氛的热处理及真空热处理112

1·1 钢在各种气体介质加热时的行为113

1 钢在各种气体中加热时的氧化与还原、脱碳与增碳113

1·2 钢在放热式气氛中的无氧化加热114

1·3 碳势控制原理114

2 热处理用可控气氛及其制备116

2·1 制备可控气氛的原料116

2·2 可控气氛的分类、制备方法及用途118

3 炉气的分析、控制方法和仪器118

4 可控气氛热处理工艺119

4·1 低碳钢的光亮退火119

4·2 中碳和高碳钢的光亮淬火119

4·4 低温碳氮共渗(气体软氮化)120

4·3 复碳120

5 真空热处理121

5·1 钢在真空中加热时的行为121

5·2 钢在真空中的加热速度122

5·3 真空淬火油122

5·4 真空热处理典型工艺123

5·5 真空热处理设备125

第8章 形变热处理及其他热处理方法125

1 形变热处理128

1·1 形变热处理基本工艺分类128

1·2 低温形变淬火(亚稳奥氏体的形变淬火)130

1·3 高温形变热处理(稳定奥氏体的形变热处理)131

1·4 变塑钢的形变热处理133

1·5 预先形变热处理134

2 预应力热处理135

3 流动粒子炉中的热处理135

4 磁场热处理136

5 获得超硬覆盖层的方法137

5·1 气相沉积法137

5·2 盐浴沉积法138

5·3 真空溅射沉积法138

参考文献139

1979《机械工程手册 第44篇 热处理 试用本》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部机械科学研究院机电研究所主编 197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机械工程手册  第8篇  声学  试用本(1979 PDF版)
机械工程手册 第8篇 声学 试用本
197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程手册第71篇锅炉试用本( PDF版)
机械工程手册第71篇锅炉试用本
机械工程手册  第66篇  矿山机械  (试用本)(1981 PDF版)
机械工程手册 第66篇 矿山机械 (试用本)
1981
机械工程手册  第69篇  汽车  (试用本)(1980 PDF版)
机械工程手册 第69篇 汽车 (试用本)
1980
机械工程手册  第75篇  水轮机  (试用本)(1979年04月第1版 PDF版)
机械工程手册 第75篇 水轮机 (试用本)
1979年04月第1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程手册  第21篇   机械振动(试用本)(1978年02月第1版 PDF版)
机械工程手册 第21篇 机械振动(试用本)
1978年02月第1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程手册  第70篇  拖拉机  (试用本)(1978年10月第1版 PDF版)
机械工程手册 第70篇 拖拉机 (试用本)
1978年10月第1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程手册  第6篇  热工学  试用本(1978 PDF版)
机械工程手册 第6篇 热工学 试用本
197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机工程手册  试用本  第44篇  检测仪表(1982 PDF版)
电机工程手册 试用本 第44篇 检测仪表
1982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程手册  第70篇  拖拉机  试用本(1978 PDF版)
机械工程手册 第70篇 拖拉机 试用本
197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程手册  试用本  第67篇  起重机械(1979 PDF版)
机械工程手册 试用本 第67篇 起重机械
197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程手册  试用本  第4篇  工程力学(1978 PDF版)
机械工程手册 试用本 第4篇 工程力学
197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程手册  第29篇  轴承  试用本(1980 PDF版)
机械工程手册 第29篇 轴承 试用本
1980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程手册  第23篇  密封  试用本(1980 PDF版)
机械工程手册 第23篇 密封 试用本
1980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程手册  第9篇  光学  试用本(1979 PDF版)
机械工程手册 第9篇 光学 试用本
197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