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外科重症监护与治疗》
作者 | 景华主编 编者 |
---|---|
出版 |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805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60048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3436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总论3
第一章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3
第一节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设置3
第二节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人员配备与分工8
第三节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规范化管理10
第二章 重症监护病人的接收15
第一节 病人床位单元的准备15
第二节 ICU接收病人的程序16
第三章 创伤与外科手术后的病理生理19
第一节 机体对于损伤的动态平衡反应21
第二节 外科手术以后机体的反应24
第三节 意外创伤后机体的反应25
第四章 水、电解质平衡31
第一节 体内水的平衡32
第二节 电解质平衡35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基础43
第五章 酸碱平衡43
第二节 酸碱失衡45
第六章 心血管活性药物的量化应用51
一、正性肌力药物52
二、血管扩张药物54
三、几种临床最常用的量化指标57
第七章 心肺脑复苏61
第一节 心肺脑复苏概述61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方法65
第八章 外科病人的镇静与镇痛85
第一节 外科病人的镇静85
第二节 外科病人的镇痛93
第九章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107
第一节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107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选用108
第三节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125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26
第五节 细菌的耐药性及流行病学129
第一节 总论133
第十章 休克133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138
第三节 创伤性休克140
第四节 脓毒性休克145
第五节 心源性休克147
第六节 神经源性休克151
第七节 过敏性休克151
第八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性休克154
第九节 溶血性休克155
第十节 休克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不全156
第十一节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57
第十一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63
一、概念演变163
二、发病机制163
三、诊断164
四、监测和治疗166
第一节 营养支持的目的与时机173
第十二章 外科重危病人的营养支持173
第二节 营养支持的途径:肠内营养174
第三节 营养支持的途径:肠外营养176
第四节 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与供给比例178
第十三章 体外循环后病理生理改变183
一、外部控制的变化183
二、病人机体内部变化184
三、体外循环对机体的损害185
四、体外循环过程中的血液保存与保护186
六、体外循环对重要器官的影响187
五、低流量灌注技术187
第十四章 机械通气与呼吸道管理195
一、机械通气概论195
二、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200
三、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202
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及其防治212
五、呼吸道管理213
第十五章 心脏辅助装置与全人工心脏217
第一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217
第二节 直接循环辅助221
第三节 临时性搏动性泵223
第四节 长期机械性循环辅助225
第五节 全人工心脏230
第十六章 体外膜肺的临床应用235
一、ECMO的作用235
二、ECMO的管路途径235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237
五、并发症238
四、ECMO的管理238
第十七章 呼吸系统急症的诊断与治疗241
第一节 急性呼吸衰竭241
第二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45
第三节 大咯血252
第四节 重症支气管哮喘259
第五节 重症肺炎266
第六节 急性上气道阻塞277
第七节 肺栓塞285
第八节 非心源性肺水肿294
第十八章 心脏急症的诊断与治疗303
第一节 急性心力衰竭303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305
第三节 心律失常312
第十九章 急性肝衰竭的诊断与治疗325
一、急性肝衰竭的概念325
二、病因325
三、病理改变325
四、发病机制326
五、临床表现327
六、实验室检查329
七、诊断330
八、治疗330
九、预后333
第二十章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335
第一节 消化道出血概论335
第二节 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各论343
第一节 概论355
第二十一章 急性肾功能衰竭与血液净化355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356
第三节 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应用358
第二十二章 外科输血379
一、外科输血的目的及血液来源379
二、输血申请380
三、常规血液品种、规格、适应证及注意事项380
四、输血护理382
五、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382
六、与输血相关传染病384
七、血液疗法384
八、外科输血注意事项385
第二十三章 常用重症监护操作技术387
第一节 人工气道的建立387
第二节 胸腔穿刺及引流技术393
第三节 腹腔穿刺技术394
第四节 静脉切开和穿刺插管技术395
第五节 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396
第六节 心肺脑复苏操作技术402
第七节 腹膜透析插管技术403
第八节 血液透析插管技术404
第二十四章 各系统的监护与诊治407
第一节 体温监测407
第二节 脑功能监测408
第三节 循环功能监测411
第四节 呼吸功能监测413
第五节 肾功能监测414
第六节 肝功能监测417
第七节 酸碱平衡监测419
第八节 凝血功能监测420
第九节 免疫功能监测422
第二十五章 重症监护病人的护理427
第一节 外科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427
第二节 重症监护病房各种技术操作后的护理常规429
第一节 重症监护病人的易感性437
第二十六章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预防437
第二节 感染来源及传播途径438
第三节 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预防439
第四节 内源性感染的预防444
各论449
第二十七章 急诊外科的监护与治疗449
一、概论449
二、急诊外科危重病人的监护449
三、疾病和创伤严重程度评分451
四、创伤病人的评估与生命支持461
五、创伤诊断技术评价462
六、创伤处理决策463
第二十八章 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与治疗467
第一节 心脏及大血管创伤467
第二节 心血管手术监护治疗概述470
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与治疗478
第四节 后天性心血管病术后监护与治疗488
第五节 心脏移植、肺移植与心肺联合移植术494
第二十九章 普通胸外科重症监护与治疗499
第一节 概述499
第二节 胸部外伤506
第三节 食管手术后监护与治疗511
第四节 气管手术后监护与治疗515
第五节 肺切除术后的监护与治疗517
第六节 胸壁手术后护理522
第一节 颅脑损伤病人的监护和治疗原则525
第三十章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与治疗525
第二节 脑肿瘤卒中526
第三节 颅内压增高和颅内压监测532
第四节 脑疝536
第五节 重症监护病房昏迷病人的评估537
第六节 神经外科手术并发症541
第七节 癫痫持续状态的急诊处理545
第八节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548
第九节 脑室穿刺技术及脑室引流551
第十节 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552
第十一节 脑室引流的护理553
第三十一章 普通外科重症监护与治疗555
第一节 普通外科重症监护与治疗的要点555
第二节 腹部创伤561
第三节 胃肠手术563
第四节 肝脏胆道和脾脏手术566
第五节 胰腺手术569
第六节 肝脏移植后监护与治疗572
第一节 骨盆骨折581
第三十二章 骨科重症监护与治疗581
第二节 挤压综合征584
第三节 四肢离断伤586
第四节 四肢血管损伤588
第五节 周围神经损伤589
第六节 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591
第三十三章 泌尿外科重症监护与治疗597
第一节 泌尿外科常规重症监护与治疗597
第二节 肾移植病人的监护与治疗611
第三十四章 烧伤病人的监护与治疗631
第一节 概述631
第二节 烧伤的急救与重症病人的早期处理632
第三节 烧伤休克633
第四节 烧伤后全身性感染634
第五节 电烧伤636
第六节 化学烧伤637
第七节 吸入性损伤638
第八节 烧伤并发症641
第九节 烧伤后营养治疗646
第十节 烧伤创面的处理649
第三十五章 妇产科重症监护与治疗659
第一节 异位妊娠659
第二节 脐带脱垂672
第三节 羊水栓塞673
第四节 胎儿宫内窘迫675
第五节 产科失血性休克678
第六节 子癎680
第三十六章 口腔科重症监护与治疗685
一、口腔颌面部感染685
二、口腔颌面部创伤687
三、口腔颌面部肿瘤690
四、口腔领面部肿瘤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692
五、颅底肿瘤手术注意事项693
六、腭裂修复手术694
七、牙颌面畸形的手术治疗694
八、软组织缺损的修复694
九、颌骨缺损的整复695
十、人工种植牙696
第三十七章 耳鼻咽喉科重症监护与治疗699
一、鼻腔大出血的抢救699
二、脑脊液鼻漏的诊断与处理702
三、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702
四、鼻窦曲菌病的诊断和治疗704
五、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705
六、鼻咽纤维血管瘤706
七、鼻咽癌的治疗707
八、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和治疗707
九、急性喉梗阻的表现和处理709
第三十八章 眼科重症监护与治疗711
第一节 常见眼科疾病的重症监护与治疗711
第二节 眼病的激光治疗720
一、病人资料存储729
第三十九章 计算机与重症监护729
二、获取病人的检测资料和辅助诊断730
三、局域网络与病人信息的传输731
四、多媒体的应用731
五、远程医疗731
六、治疗指导731
七、统计分析732
八、图像分析733
九、其他733
第一节 概述737
第四十章 统计学在外科重症监护与治疗中的应用737
第二节 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740
第三节 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748
第四节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的非参数统计754
第五节 等级资料的非参数统计759
第六节 生存资料的统计分析763
第七节 相关与回归分析772
附表1-1 t分布界值表783
附录一 常用统计用表783
附表1-2 Newman-Keuls法两两比较用q界值表784
附表1-3 x~2分布界值表785
附表1-4 配对四格表资料差别检验的精确概率数值表786
附表1-5 两配对组比较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T界值表787
附表1-6 两独立组比较Wileoxon秩和检验T界值表788
附表1-7 完全随机设计三组比较的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H界值表789
附表1-8 随机区组设计多组比较的Friedman检验H界值表789
附表1-9 直线相关系数γ界值表790
附表1-10 Spearman秩相系数γs界值表791
附录二 临床常用检查参考值792
附录2-1 临床血液学检验参考值792
附录2-2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参考值(全血、血清、血浆)793
附录2-3 尿液检查参考值796
附录2-4 毒性物质检查参考值798
附录2-5 部分治疗药物监测(TDM)参考值(血清)799
附录2-6 脑脊液检查参考值800
附录2-9 血气分析正常参考值801
附录2-8 临床免疫检验参考值801
附录2-7 胃肠分泌功能检查参考值801
附录2-10 肝功能检测异常与相关疾病802
附录2-11 动脉压力正常参考值802
附录2-12 心导管检查正常参考值803
附录2-13 呼吸功能检测正常参考值803
附录2-14 补液方法计算804
附录2-15 人体血容量估算表804
附录2-16 正常心排出量参考值805
附录2-17 正常心率范围805
1999《实用外科重症监护与治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景华主编 1999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危重病监护治疗学
- 1996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 实用危重病监测治疗学
- 1998年10月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名医谈保健
- 1990 北京:华龄出版社
-
- 内科急重症治疗学
- 1996 济南:济南出版社
-
- 自我完善 跨世纪的管理
- 1993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
- 重症监护手册
- 1997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历代长寿方精选
- 1987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 1991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儿科危重症监护治疗技术
- 1988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
- 新生儿重症监护
- 198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现代心胸重症监护与治疗
- 1997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外科危重病监测与治疗
- 1996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 实用冠心病监护治疗学
- 1991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 危重急症的诊断与治疗 外科学
- 1997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