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凝固及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作者 | 周振业编著 编者 |
---|---|
出版 | 银川市:宁夏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39 |
出版时间 | 197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2134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血小板的5-羟色胺101
血小板因子2103
血小板因子4103
血小板的免疫反应103
血小板对血管内皮的修补作用105
二、纤维蛋白原105
纤维蛋白原的理化性质106
纤维蛋白原的制备108
纤维蛋白原的生成和寿命109
异常纤维蛋白原112
纤维蛋白113
三、凝血酶原114
凝血酶原的理化性质114
凝血酶原的制备115
凝血酶原的生成和寿命116
Seegers氏关于凝血酶原衍生物的假说118
Quick氏关于凝血酶原前质的假说119
凝血酶120
四、组织提出物124
组织凝血活酶的作用125
影响组织凝血活酶作用的因素125
组织凝血活酶与生理止血126
蛇毒128
五、钙131
六、因子V132
发现史132
因子V的制备和性质133
因子V的激活134
因子V的生成和寿命136
七、因子Ⅶ136
发现史136
因子Ⅷ的制备性质137
因子Ⅷ的生成和寿命137
八、因子Ⅷ138
发现史138
因子Ⅷ的制备138
因子Ⅷ的性质140
因子Ⅷ的激活142
因子Ⅷ的生成和寿命143
异常因子Ⅷ144
九、因子Ⅸ145
发现史145
因子Ⅸ的制备和性质145
因子Ⅸ的生成和寿命147
异常因子Ⅸ147
发现史148
十、因子Ⅹ148
因子Ⅹ的制备和性质149
因子Ⅹ的生成和寿命150
异常因子Ⅹ150
十一、因子Ⅺ151
发现史151
因子Ⅺ的制备和性质152
十二、因子Ⅻ153
发现史153
因子Ⅺ的生成和寿命153
因子Ⅻ的制备154
因子Ⅻ的理化性质154
因子Ⅻ的作用156
其他158
十三、因子Ⅷ158
第三章出血凝血机制的检验原理160
一、概述160
二、出血时间161
三、阿斯匹林耐量试验164
四、毛细血管脆性试验165
五、血小板计数166
六、甲皱微循环检查171
七、凝血时间176
八,再钙化时间180
九、血块弹力图象182
十、血块回缩184
十一、凝血酶原时间185
常规试法185
改易法194
临床意义196
十二、凝血酶原、因子Ⅷ及因子Ⅹ总活动度测定198
十三、因子Ⅶ及因子Ⅹ总活动度测定199
十四、血栓试验200
十五、蝰蛇毒时间200
十六、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01
十七、凝血酶原消耗试验204
十八、凝血活酶生成试验209
正规试法的原理210
实验的有关问题211
简易试法216
临床意义218
十九、凝血酶生成试验221
二十、凝血酶时间224
二十一、接触激活试验225
二十二、凝血纠正试验228
二十三、凝血酶原测定231
二十四、因子Ⅴ测定240
二十五、因子Ⅶ测定242
二十六、因子Ⅷ测定243
二十七、因子Ⅸ测定247
二十八、因子Ⅹ测定248
二十九、因子Ⅺ测定249
三十、因子Ⅻ测定251
三十一、因子?检验252
三十二、纤维蛋白原测定253
三十三、凝血酶测定255
三十四、血小板因子3测定256
三十五、血小板渗透性脆性试验260
三十六、血小板粘附性测定261
三十七、血小板聚集试验266
三十八、血小板抗体检验268
三十九、纤维蛋白溶解检验275
四十、体内抗凝剂检验286
四十一、血液凝固性过高295
一、出血性疾病的分类298
第四章出血凝血疾病的诊断298
二、出血性疾病的初步鉴别诊断299
三、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303
四、爱-唐氏综合征305
五、过敏性紫癜305
六、坏血病306
七、单纯性血管性紫癜307
八、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8
九、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发获得性溶血性贫血310
十、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311
十一、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312
十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12
十三、原发性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315
十四、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316
十五 “低凝血酶原血症”324
十六、凝血酶原缺乏症325
十七、因子Ⅴ缺乏症327
十八、因子Ⅶ缺乏症327
十九、因子Ⅷ缺乏症328
二十、因子Ⅸ缺乏症330
二十一、因子Ⅹ缺乏症330
二十二、因子Ⅺ缺乏症331
二十三、因子Ⅻ缺乏症332
二十四、因子Ⅷ缺乏症334
二十五、纤维蛋白原缺乏症334
二十六、去纤维蛋白综合征336
二十七、流行性出血热340
二十八、溶血性尿毒综合征343
二十九、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44
三十、抗血液凝固性出血345
三十一、血栓形成345
二十二、假性血友病348
三十三、肝脏病351
三十四、再生障碍性贫血353
三十五、尿毒症354
三十六、白血病357
三十七、先天性心脏病358
2.凝固剂360
1.抗凝剂360
一、常用试剂和一般技术360
第五章检验方法360
3.吸附剂362
4.兔脑浸液363
5.部分凝血活酶363
6.溶血产物364
12.血小板悬液365
11.血清365
10.硫酸钡吸附血浆365
9.血浆365
8.生理盐水365
7.缓冲液365
13.玻璃器皿的硅化及脱硅366
14.玻璃器皿的洗涤366
15.采血和分离血浆366
16.观测凝固终点367
二、出血时间测定367
纸片法367
三、阿斯匹林耐量试验368
加压法368
二次出血时间368
四、毛细血管脆性试验369
束臂试验369
负压法369
五、血小板计数369
复方尿素稀释液法369
六、凝血时间测定370
试管法370
复方铁氰化钾稀释液法370
硅化试管法371
七、再钙化时间测定371
血研所法371
Biggs与Macfarlane氏法371
西里替时间372
八、血块回缩测定372
全血定性试验372
血浆法373
半定量法373
定量法373
九、凝血酶原时间测定374
血浆-脑粉法374
全血法374
纠正试验375
十、凝血酶原、因子Ⅶ及因子X总活动度测定375
PP试验375
十一、因子Ⅶ及因子X总活动度测定377
Owren与Aas氏法377
de Vries氏法379
十二、“总凝血酶原时间”测定380
十三、蝰蛇毒时间测定380
十四、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381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81
十五、凝血酶原消耗试验382
Dreskin氏法382
Quick氏法383
加热兔脑试验383
正规试法384
纠正试验384
十六、凝血活酶生成试验384
Hicks与Pitney氏简易法385
Sirridge氏简易法386
十七、凝血酶生成试验387
全血法387
十八、凝血酶时间测定389
方法Ⅰ389
十九、接触激活试验390
间接玻璃激活试验390
[附]类肝素活性检验390
方法Ⅱ390
西里替-6试验391
二十、凝血酶原测定392
定性试验392
二期试验面积法393
内在凝血活酶法393
Koller氏—期法394
Biggs与Macfarlane氏法395
Wolf氏改易法395
二十一、因子V测定395
定性试验395
二十二、因子Ⅷ测定396
定性试验396
Hall氏法396
二十三、因子Ⅷ测定396
定性试验396
再钙化血浆法396
凝血活酶生成法397
二十四、因子Ⅸ测定398
定性试验398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法398
凝血活酶生成法399
二十五、因子X测定402
定性试验402
Hougie氏法402
定性试验403
Horowitz氏法403
二十六、因子Ⅺ测定403
Rapaport氏法404
二十七、因子Ⅻ测定405
定性试验(再钙化时间纠正试验)405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法405
二十八、因子Ⅷ检验406
血浆凝块溶解试验406
稀释全血凝固法407
二十九、纤维蛋白原测定407
稀释血浆凝固法408
亚硫酸钠-双缩脲法408
凝血酶时间法409
三十、凝血酶测定409
纤维蛋白原标定法409
三十一、血小板因子3测定410
凝血活酶生成法410
白陶上时间法(PF-3有效性测定)411
体内粘附性测定413
三十三、血小板粘附性测定413
三十二、血小板渗透性脆性试验413
凝血活酶生成法413
体外粘附性测定414
三十四、小板聚集试验415
简易血小板聚集试验415
三十五、小板抗体检验415
凝集法415
三十六、纤维蛋白溶解检验417
血块溶解时间417
稀释血块溶解时间418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419
连续凝血酶时间421
三P试验422
稀释三P试验422
乙醇胶试验423
三十八、肝素测定424
Quick氏法424
三十七、凝血酶量Ⅲ测定424
Quick氏法424
三十九、体内抗凝剂检验(上)426
凝血时间法426
再钙化时间法427
凝血酶原消耗试验法427
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法428
因子Ⅷ与因子Ⅸ抗体428
四十一、肝素耐量试验429
Gormsen氏法429
脑凝血活酶与血浆因子反应的抑制剂429
中和脑凝血活酶的灭活剂429
四十、体内抗凝剂检验(下)429
Soulier氏法430
四十二、“迟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430
Thompson氏法430
Schmidt与C1ifford氏法431
附录 出血性疾病的遗传问题432
附录 常用名词的缩写和全称435
主要参考文献436
1979《血液凝固及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振业编著 1979 银川市: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血液病实验诊断手册
- 1976 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血液病实验疹断手册编写组
-
- 溶血性,出血性疾病的诊断
- 1980
-
- 病毒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 1973
-
- 妇科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1985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产科出血性疾病
- 198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血液疾病诊治与康复
- 199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心血管疾病药物诊断
- 1995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 产科出血性疾病
- 1999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 血液病确诊化验诊断
- 1994 大连:大连出版社
-
- 遗传性血液疾病
- 1991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血液凝固及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 1979 银川市:宁夏人民出版社
-
- 出血性疾病
- 197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