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教育 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
作者 | 丁钢著 编者 |
---|---|
出版 |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6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080385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1641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佛教教育的兴起1
一、伊存授经: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1
二、讲学以译经--佛教教育的初兴5
三、东汉帝侯的隆佛与教育10
四、早期佛教教育思想剖析15
五、“禅定”与“守一”:佛道教育思想比较21
第二章 融合与分离(上)31
一、三教融合与佛教教育31
二、牟子、康僧会三教一致的道德修养论40
三、由朱士行到法显:求法留学运动之始44
四、讲学之风大盛:南北两大中心长安与庐山50
五、名僧与名士:寄寓于玄谈中的佛教教育55
六、竺道生对佛教教育的影响:佛性说与顿悟说61
第三章 融合与分离(下)72
七、南北朝学校制度中的佛教教育72
八、僧尼制度与寺院教育76
九、都讲制度与复讲制79
十、其它教学形式的演进及对儒家的影响85
十一、比丘尼教育的兴起95
一、隋唐的宗教政策与佛教教育100
第四章 全面确立时期100
二、隋唐佛教的传授制度与教育111
三、佛教讲学仪式的确立与俗讲的出现117
四、玄奘:求法留学运动的再兴125
五、隋唐三教教育思想的比较129
第五章 禅林讲学制度--寺院制度与书院制度比较143
一、禅林与书院的组织形式144
二、寺院清规与书院学规157
三、寺院与书院的教学活动及其特点166
一、概述180
第六章 余绪与发展180
二、明代佛教教育思想与外学182
三、清末民初的寺产兴学之争与寺立学校194
四、居士佛学教育与近代思想196
五、民元以后佛教专门学校的创办204
第七章 中国少数民族的佛教教育213
一、云南傣族的佛教教育214
二、西藏地区的佛教教育220
附录一 中国佛教的宗教美育230
附录二 中国佛教教育在国外241
后记245
1988《中国佛教教育 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丁钢著 1988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比较教育
- 1985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比较教育
- 1982
-
- 职业知能训验法
- 1923.07 商务印书馆
-
- 比较教育教程
- 1987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佛教各宗比较研究
- 1979 大乘文化出版社
-
- 比较教育
- 1935 商务印书馆
-
- 国际成人教育比较研究
- 1996 北京:工商出版社
-
- 中外研究生教育比较
- 1990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 比较教育
- 1982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 1984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 比较教育
- 1999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教育行政比较研究
- 1985 台湾书店
-
- 比较教育 大学用书
- 1986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 匪区土地处理条例之立法的意义及实施成绩之观测 上
- 1977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