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的制备与临床》求取 ⇩

第一部分 总论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输液的pH值5

一、什么是pH值5

二、pH值在生理上的意义6

三、输液的pH值与主药稳定性的关系7

四、常用输液的pH值10

第三节 输液的渗透压11

一、什么叫做渗透压、等渗溶液、低渗溶液和高渗溶液11

二、渗透压的生理学意义及对输液渗透压的要求12

三、等渗溶液的调节法13

四、等渗与等张16

第四节 输液的生理动力学效能19

第五节 微生物21

一、细菌的形态及其细胞基本构造22

二、细菌的生长繁殖和人工培养24

三、细菌的代谢产物25

四、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26

第六节 热原29

一、热原的概念29

二、热原的组织30

三、热原的性质31

四、热源的作用33

五、热原的致热量35

六、热原的污染途径36

七、热原的除去方法37

第七节 术语解释39

第八节 大输液的工艺流程50

第二章 水52

第一节 水在自然界的分布52

一、降水(雨、雪水)53

二、地面水54

三、地下水56

第二节 水源调查59

一、水源卫生的流行病学调查59

二、水源卫生的地形学调查59

三、水量调查59

四、水质检查60

一、凝集沉降净化原理65

二、凝集剂的种类和作用方式65

第三节 水的净化处理65

三、水的处理方法70

第二部分 输液的制备75

第三章 注射用水75

第一节 蒸馏法制造注射用水75

一、蒸馏水的制造原理75

二、蒸馏装置及蒸馏水器76

第二节 离子交换法制备注射用水92

一、离子交换和离子交换树脂93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原理94

三、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97

四、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和交联度106

五、离子交换树脂的组合装置108

六、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112

七、离子交换操作114

八、交换水的水质控制115

九、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120

十、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122

十一、操作时注意事项124

第三节 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技术132

一、概述132

二、基本原理132

三、主要构造设备134

第四节 分子筛除热原137

一、概述137

二、二乙胺基乙基葡聚糖凝胶A-25的性能和除热原机制139

三、二乙胺基乙基葡聚糖凝胶A-25的应用140

一、盐水瓶的玻璃组成与结构144

二、形成玻璃化学侵蚀和物理损伤的因素144

第四章 容器及用具的选择与处理144

第一节 盐水瓶144

三、盐水瓶玻璃对大输液的影响146

四、盐水瓶质量的选择和要求147

五、盐水瓶的处理与洗涤149

六、洗瓶设备150

七、冲洗盐水瓶的注意事项153

第二节 塑料输液袋154

一、新塑料输液袋的处理156

二、空袋回收和处理156

三、输液管的处理157

第三节 橡皮塞158

一、橡皮塞的组成158

四、玻璃塞的处理158

二、橡皮塞的质量要求159

三、橡皮塞的处理159

四、注意事项160

第四节 隔离薄膜161

一、玻璃纸161

二、涤纶薄膜162

三、聚乙烯薄膜163

四、尼龙1010164

第五节 蒸馏水瓶164

第六节 滤器165

第七节 配制用具170

第八节 无菌操作室172

一、铬酸洗液的配制180

第九节 清洁液的配制180

二、硝酸钠清洁液182

三、高锰酸钾--亚硫酸钠清洁液183

第五章 配制184

第一节 原料和辅料184

一、原辅料的选择与处理184

二、几种常用注射剂原料的精制192

第二节 配制198

一、配液方法的选择198

二、原、辅料的称量与计算199

三、活性炭的使用201

四、配制过程中注意事项202

第三节 过滤203

一、过滤的基本原理203

二、过滤速度及影响滤速的因素204

三、过滤装置206

四、过滤时的注意事项221

第四节 灌装222

一、灌注222

二、放置膈离薄膜和橡皮塞223

三、灌装时注意事项225

第五节 封口225

一、纱布包扎法226

二、三爪铁夹法228

三、瓶帽固定器229

四、胶帽封口法230

五、铝盖封口法231

六、封口时注意事项238

第一节 灭菌概念241

第六章 灭菌241

第二节 热压灭菌法242

一、热压灭菌作用因素243

二、常用的热压灭菌器247

第三节 热压灭菌措施及注意事项255

一、对热压灭菌器的要求255

二、操作时的要求及注意事项261

第七章 检验273

第一节 澄明度检查273

一、检查装置273

二、检查前的准备275

三、检查方法275

第二节 无菌试验276

一、试验前的准备277

二、检查方法278

三、结果的判定279

第三节 热原试验279

一、家兔的选择和要求279

二、试验前的准备280

三、检查方法280

四、判定标准281

第四节 仪器分析283

一、pH值的电位测定法283

二、折光测定法289

三、旋光测定法295

第八章 制剂299

第一节 概述299

一、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液300

第二节 制剂300

二、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液304

三、右旋糖酐氯化钠注射液305

四、低分子右旋糖酐氯化钠注射液306

五、葡萄糖注射液307

六、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10

七、葡萄糖低渗氯化钠注射液314

八、转化糖注射液315

九、氯化钾注射液317

十、甘露醇注射液318

十一、碳酸氢钠注射液320

十二、氯化钠注射液322

十三、复方氯化钠注射液323

十四、复方枸橼酸钠注射液324

十五、乳酸钠注射液327

十六、一号复方乳酸钠注射液329

十七、二号复方乳酸钠注射液330

十八、三号复方乳酸钠注射液331

十九、水解蛋白注射液332

二十、山梨醇注射液336

第九章 贮藏与运输339

第一节 运输339

第二节 贮藏344

第三部分 临床353

第十章 水与电解质代谢353

第一节 正常体液平衡353

第二节 体液的调节358

一、渗透压的平衡359

二、血容量的维持362

三、酸碱平衡363

第十一章 输液的临床应用374

第一节 用于脱水的治疗374

一、高渗性脱水(缺水性脱水)374

二、低渗性脱水(缺钠性脱水)377

三、等渗性脱水380

第二节 用于代谢性酸中毒381

第三节 用于代谢性碱中毒385

第四节 用于呼吸性酸中毒386

第五节 休克的液体疗法387

一、感染性休克(中毒性休克)388

二、低血容量性休克390

三、过敏性休克393

四、心源性休克394

第六节 静脉营养395

一、采用一般周围静脉供足营养的困难395

二、静脉营养法的应用396

三、静脉营养液的配制399

第七节 稀释供静脉滴注的药物401

一、注射液配伍变化的预测401

二、常用注射液的配伍变化409

第八节 排泄毒物423

第二十章 输液426

第一节 输液技术426

一、皮下输液术426

二、一般静脉输液术428

三、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术431

四、骨髓输液术433

五、锁骨下静脉输液术434

第二节 输液的临床反应438

一、输液反应的各种因素438

二、输液反应的处理444

三、检查输液反应原因446

附录448

一 1%(g/ml)药物水溶液冰点降低数据及每一克药物的氯化钠等渗当量表448

二 注射用粉剂的溶剂、溶解后的稳定性451

三 18种常用静脉滴注药物配伍变化461

四 23种常用静脉滴注药物配伍变化462

五 24种常用静脉滴注药物配伍变化463

六 33种常用静脉滴注药物配伍变化464

七 日产200瓶(500ml)输液制备统筹图465

1979《输液的制备与临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广骥编著 1979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血液病基础与临床(1992 PDF版)
血液病基础与临床
199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输液手册( PDF版)
临床输液手册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输血与血液制品学( PDF版)
输血与血液制品学
血液气体分析与临床(1995 PDF版)
血液气体分析与临床
1995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现代企业财务会计(1996 PDF版)
现代企业财务会计
1996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临床输血学(1998 PDF版)
临床输血学
199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输液与临床(1996 PDF版)
输液与临床
1996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磁记录物理(1986.06 PDF版)
磁记录物理
1986.06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脑脊液基础与临床(1980 PDF版)
脑脊液基础与临床
1980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新十年争议作品选  1976-1986  小说卷  3(1988 PDF版)
新十年争议作品选 1976-1986 小说卷 3
1988 桂林:漓江出版社
可靠性技术丛书  3(1988 PDF版)
可靠性技术丛书 3
198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临床输血(1989 PDF版)
临床输血
1989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血液与临床(1996 PDF版)
血液与临床
1996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临床血液学输血检查法提要(1986 PDF版)
临床血液学输血检查法提要
1986 艺轩图书出版社
临床血液学(1989 PDF版)
临床血液学
198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