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医基础理论》求取 ⇩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

一、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1

(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性1

(二)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双重性1

绪论1

(一)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1

二、基本内容1

一、基本概念1

第一节 气一元论1

(三)科学、仁术和技艺的融合性2

(四)东方传统文化的综合性2

(三)气是感应现象的中介2

(二)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2

(四)气化和形气转化3

三、气一元论对中医理论的影响3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3

(三)说明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4

(二)说明人的整体性和联系性4

(一)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4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结构与内容4

(一)基本结构5

(一)基本概念5

一、阴阳的概念和特征5

第二节 阴阳学说5

(二)基本内容5

(二)基本特征6

(三)阴阳的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和可分性6

四、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6

(一)司外揣内6

(二)援物比类7

(三)内景返观7

(四)阴阳可概括自然变化的基本规律7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7

(一)阴阳的对立与互根7

(二)阴阳的交感与消长7

(三)阴阳的制约与互用8

(五)试探和反证8

(四)心法和顿悟8

(一)整体观念9

五、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9

(四)阴阳的协调平衡9

(五)阴阳的相互转化10

(一)阐释人的组织结构11

(三)说明人的病理变化11

(二)概括人的生理功能11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11

(二)恒动观念11

1.阴阳偏胜12

2.阴阳偏衰12

3.阴阳互损12

4.阴阳转化12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12

(三)辨证论治13

(五)指导疾病的治疗13

1.确立治疗原则13

2.归纳药物性能13

(二)五行特性14

(一)五行概念14

第三节 五行学说14

一、五行的概念、特性及归类14

(三)五行归类15

1.直接归类15

2.间接推行15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6

(一)五行的生克制化16

1.相生16

2.相克16

3.制化17

(二)五行生克无常胜17

(三)五行生克异常17

1.相生异常17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18

2.阐释五脏的相互关系18

2.相克异常18

(一)说明五脏系统的生理特性及相互关系18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8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9

1.相生关系的传变19

2.相克关系的传变19

(三)协助诊断疾病20

(四)指导临床治疗20

1.控制疾病的传变20

2.确定治则与治法20

3.指导脏腑用药和针灸取穴21

〔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的关系及学习注意点22

4.指导精神情志疾病的治疗22

第二章 藏象25

第一节 脏腑25

一、五脏25

(一)心26

〔附〕心包络27

(二)肺28

(三)脾30

(四)肝32

(五)肾35

〔附一〕命门38

二、六腑与奇恒之腑39

(一)胆39

〔附二〕精室39

(二)胃40

(三)小肠41

(四)大肠41

(五)膀胱42

(六)三焦42

(七)脑44

(八)女子胞45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45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45

1.心与肺45

2.心与脾46

3.心与肝46

4.心与肾46

8.肝与脾47

7.肺与肾47

5.肺与脾47

6.肺与肝47

9.肝与肾48

10.脾与肾48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49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49

1.心与小肠49

2.肺与大肠49

3.脾与胃49

第二节 形体与官窍50

一、形体50

(一)脉50

5.肾与膀胱50

4.肝与胆50

(二)皮51

〔附〕腠理与毛发52

(三)肉52

(四)筋53

〔附〕宗筋53

(五)骨54

〔附〕齿54

二、官窍54

(一)耳55

(二)眼55

(三)鼻56

(四)口舌56

(五)咽喉57

(七)后阴58

(六)前阴58

第三节 神志59

一、神志的分类及特点59

(一)神、魂、魄、意、志59

1.魂魄59

2.意59

3.志60

〔附〕意、志、思之间的关系60

(二)感觉及其分类60

1.心藏神61

2.肺藏魄61

3.肝藏魂61

二、神志与脏腑的关系61

(三)情志的分类61

(一)五脏藏五神61

1.心主味觉62

4.肝主视觉62

2.肺主嗅觉62

3.脾主食欲(口味)62

(二)五脏主感觉62

5.肾藏志62

4.脾藏意62

5.肾主听觉63

(三)五脏主五志63

1.心在志为喜63

2.肺在志为悲(忧)63

3.脾在志为思64

4.肝在志为怒64

5.肾在志为恐64

〔附一〕“元神”、“识神”和“欲神”说65

〔附二〕性、情、欲说66

第四节 藏象学说的特点67

一、“脏腑”是形态与功能的综合概念67

二、生命活动以五脏功能为中心67

三、形神合一,心为主导68

四、生理、病理和诊治相互印证69

〔附〕藏象学说科学性的例证69

第三章 气血津液70

第一节 气70

一、气的概念70

二、气的生成70

(一)气机的概念71

(二)气机的表现形式71

三、气的运行71

四、气的功能72

(一)推动作用72

(二)温养作用72

(三)防御作用72

(四)固摄作用73

(五)气化作用73

五、气的分类73

(一)元气74

(二)宗气74

(三)中气75

(四)营气75

(五)卫气75

〔附〕气的分类及各自特点简表76

二、血的生成77

一、血的概念77

第二节 血77

三、血的运行78

四、血的功能78

(一)营养和滋润全身78

(二)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79

第三节 津液79

一、津液的概念79

二、津液的代谢79

(一)津液的生成79

(二)津液的输布80

(三)津液的排泄80

三、津液的功能80

(一)滋润与濡养作用80

一、气血关系81

(一)气能生血81

(三)运载与排泄废物作用81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81

(二)调节与中和作用81

(二)气能行血82

(三)气能摄血82

(四)血为气母82

二、气津关系82

(一)气能生津82

(二)气能行津82

(三)气能摄津83

(四)津能载气83

三、津血关系83

〔附〕精气神学说83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86

一、经络的概念86

第四章 经络86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组成86

第二节 十二正经87

一、命名87

二、走向与交接规律88

三、分布规律88

四、表里配合89

五、流注次序89

六、循行路线89

(一)手太阴肺经89

(二)手阳明大肠经90

(三)足阳明胃经90

(四)足太阴脾经91

(五)手少阴心经91

(七)足太阳膀胱经92

(六)手太阳小肠经92

(八)足少阴肾经93

(九)手厥阴心包经95

(十)手少阳三焦经96

(十一)足少阳胆经96

(十二)足厥阴肝经98

第三节 奇经八脉99

一、督脉99

二、任脉100

三、冲脉100

四、带脉101

五、阴跷脉、阳跷脉101

六、阴维脉、阳维脉102

二、别络103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103

一、经别103

三、经筋104

四、皮部105

〔附〕经别、别络、经筋的循行部位105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107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107

(一)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联系脏腑器官107

(二)调节全身机能,使其和谐平衡107

(一)阐释病理变化108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108

(三)用于疾病的治疗108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108

(四)通行气血,濡养全身108

(三)感应传导,传递信息108

〔附〕109

一、脉、经络、血脉术语的演变109

二、经络学说的现代研究110

第五章 体质113

第一节 个体的生理特性113

一、体质的概念113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113

(一)主要因素113

1.先天因素113

2.年龄因素113

3.摄养因素114

2.疾病因素114

1.饮食因素114

(二)其他因素114

4.地理气候因素114

3.性别差异114

三、体质的特点115

(一)体质是个体基本生理特性的概括115

(二)体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115

(三)体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115

(四)体质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115

四、体质的构成和分类115

(一)体质的构成要素115

1.体型115

2.脏腑115

3.精气血津液115

1.病态体质116

(二)体质的分类116

4.生理功能116

2.正常体质117

第二节 个体的心理特性117

一、气质的概念117

二、影响气质的因素118

(一)主要因素118

1.禀气偏颇118

2.教化作用118

3.社会角色塑造118

4.重大精神创伤118

(二)气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119

(一)气质是个体心理特性的总和119

三、气质的特点119

(三)气质的改善119

3.疾病因素119

1.饮食因素119

(二)其他因素119

2.居处因素119

(三)气质的相对稳定性120

(四)气质与体质的相关性120

四、气质的构成和分类120

(一)构成气质的要素120

1.习性120

2.内外向120

3.情感类型120

4.行为类型121

(二)气质的分类121

第三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121

二、指导防范疾病122

一、指导修身养性122

三、指导诊治疾病123

(一)体质是辨证的基础123

(二)体质是论治的重要环节123

1.区别体质、气质特征施治123

2.区别体质、气质、注意方药忌宜124

3.善后调理兼顾体质气质特征124

〔附一〕《内经》的体质分类124

〔附二〕体质学说的现代研究及其发展意义126

第六章 病因128

第一节 外感病因128

一、六淫128

(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29

1.风邪129

(一)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129

2.寒邪130

3.暑邪130

4.湿邪131

5.燥邪131

6.火(热)邪132

二、疠气134

(一)流行的原因134

(二)致病特点134

第二节 内伤病因134

一、七情内伤135

二、饮食失宜136

(一)饥饱失常136

三、劳逸过度137

(一)过劳137

(三)饮食不洁137

(二)饮食偏嗜137

(二)过逸138

第三节 继发性病因138

一、痰饮138

二、瘀血140

三、结石141

四、积食141

第四节 其他病因142

一、外伤142

二、寄生虫143

三、中毒143

(一)药物中毒143

四、医源因素144

(二)食物中毒144

(一)胎弱145

(二)胎毒145

五、先天因素145

第七章 病机146

第一节 发病机理及类型146

一、发病机理146

(一)邪正与发病146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147

二、发病类型149

4.暴发150

第二节 基本病机150

6.继发150

5.间发150

3.伏而后发150

2.缓发150

1.卒发150

一、邪正盛衰151

(一)邪气亢盛则实151

(二)正气不足则虚151

(三)虚实夹杂151

(四)虚实真假152

二、阴阳失调152

(一)阴阳偏盛153

(二)阴阳格拒153

(三)阴阳更胜154

(四)阴阳偏衰154

(五)阴阳互损155

(六)阴阳亡失155

(七)阴阳离决156

(一)运行障碍158

三、恒动失序158

(二)升降悖逆160

(三)出入失常162

四、形质亏损165

(一)生命物质虚亏165

(二)形体伤损167

(三)脏腑伤损167

五、神志失常167

(一)意识障碍167

(二)感知觉异常168

(三)情感失度171

(五)神志失常的病理特点和意义172

六、内邪滋生172

(四)睡眠失常172

(一)内生“五邪”173

(二)内生有形之邪175

第三节 疾病的传变与转归176

一、疾病的传变176

(一)病位转移177

1.病邪出入177

2.病位移易177

(二)病性转化180

1.寒热转化180

2.虚实转化181

二、疾病的转归181

(一)痊愈181

(二)死亡182

三、疾病的复发183

(三)缠绵难愈183

(四)留后遗症183

第八章 养生与防治原则185

第一节 养生要则185

一、顺应自然,弛张有道185

二、养性全神,优化气质185

三、慎事摄身,行为有序185

四、坚持锻炼,强壮体魄186

五、针对偏颇,食膳调补186

第二节 “治未病”原则186

一、未病注重防病186

二、既病注重防变187

第三节 治则188

(二)知常达变189

(三)因势利导189

(一)治病求本189

一、治疗观189

(四)以平为期190

二、基本治则190

(一)正治与反治190

(二)治标与治本191

(三)扶正与祛邪192

(四)燮理阴阳193

(五)调和气血193

(六)治理脏腑194

(七)疏通经气196

(八)形神兼顾196

(九)病证结合、证症相参197

(十)因异制宜198

1996《新编中医基础理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何裕民,刘文龙主编 1996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1997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7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  上(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上
北京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1992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2
中医基础理论(2020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202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8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76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7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新全实用药物手册  第2版(1992 PDF版)
新全实用药物手册 第2版
1992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5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8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8 工人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9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9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87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87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90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90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1989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198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浅说(1962 PDF版)
中医学浅说
1962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  上(1990 PDF版)
中医基础理论 上
1990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